创新教育内容——道德培养、专业建设、教材开发
示范校要加强教育内容的创新,探索学生道德培养的新方法、新途径,探索专业建设如何紧扣产业发展的需要,探索如何结合职业岗位的特点,开发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的专业教材。
道德培养是育人的根本。示范校对学生的道德培养要与家庭教育结合,培养道德品质;要与文化教育结合,传承传统美德;要与社会实践结合,培养社会公德;要与技能教育结合,夯实职业道德。
专业建设是联系产业发展的桥梁。示范校在专业建设中,要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形成科学合理、质量保证、与时俱进的专业和专业群。鲁昕副部长提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必须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走”,围着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而“转”,适应市场需求而“变”。实现“动”、“走”、“转”、“变”,要靠专业建设,只有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对接,只有培养的专业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示范校建设才是成功的。
教材开发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保证。什么样的教材是示范校建设需要的教材,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应该开发的教材,这是所有示范校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教材要反映职业教育的性质,体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要符合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文化基础及行业的要求。示范校在教材开发过程中,要广泛开展行业、企业调研,征求工程技术人员的意见,征求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学生的意见,在内容、结构、编排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创新教育内容,首先要从创新教材开发的思路、模式入手,创新教材内容,做到理实一体,学用兼顾。
加强队伍建设——师德建设、能力提升、专兼结合
队伍建设是示范校建设的重要保证,良好的师德、师风是立德树人的前提。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要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也要有一支运行高效的管理干部队伍,保证示范校建设工作执行到位。
立德树人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管理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这两支示范校建设的中坚力量,都需要加强师德建设。没有良好的师德,出不了管理效能,产不了教学成果。立德树人是所有教育的根本任务,当然也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
提升能力、专业发展,是示范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诉求。示范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提升教师能力,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在任务建设期间,很多示范校都提出要培养出若干名“双师型”教师,培养出若干名专业带头人的师资建设目标,但如何提升、如何建设也是很多示范校需要认真策划的工作。《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要以能力为重,要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把专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相结合、职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专兼结合是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理想结构。职业教育是理实一体化的教育,是工学结合的教育,也是校企合作形态下的教育,因此,职业教育需要有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示范校在建设过程中,必须构建个体“双师”和结构“双师”的教师队伍。专任专业教师要具备“双师”素质,兼职教师要从企业中聘请一批在职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任教。示范校在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时,要依靠地方政府部门的力量,加强与企业合作。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