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汉字教学不要轻易抛弃传统

2013-09-27 11:28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这个夏天,古老的汉字着实风光了一把。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和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歌唱类选秀节目当道的电视荧屏异军突起,收视率节节攀升。节目热播的背后,引发了人们对于汉字书写危机的街谈巷议,更引起了教育界人士对于汉字教学现状的关注。

  这两档节目参赛主体都是中小学生,选手过关斩将,体现出较为深厚的语文功底,但即使高手如林,仍不时有意外发生,一些选手在晋级路上竟败在“意蕴”、“沉湎”、“怄气”、“鳕鱼”等常用字词上。而电视机前,栽在“癞蛤蟆”、“吝啬”、“纽扣”上的观众更是不计其数。

  很多人把这种“提笔忘字”现象归咎于手机、电脑输入法的普及,但不少教育界人士对这一说法并不完全认同,因为从目前来看,中小学生的作业仍然要求书面完成,他们书写汉字的机会并不比过去少,错别字现象却愈演愈烈,除了网络影响,恐怕与汉字教学没有受到足够重视有关。

  现有教材书写要求不高

  “近年来,语文教学从教材到教法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汉字教学确实受到了影响。”一位有着20余年教龄的小学语文老师分析说,老教材一学期20篇课文,通常一周上2篇,从预习生字、讲解课文、综合训练到测验巩固,时间上较为从容;现在使用的“二期课改”教材,一学期40篇课文,进度上基本一天一课,生字的巩固掌握难免受到影响。

  也有老师反映,现在的教材识字量大,但书写要求不高,容易造成“会读不会写”。小学起步阶段,不少汉字的教学要求不再是以往强调的会读、会写、会默、会用,而只需在一定语境中认识“会读”即可。以小学一二年级教材为例,生字有1600多个,但达到“会正确书写”要求的不足900个。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徐鹄认为,这种“识写分离”的教学法看似扩大了小学生的识字量,但汉字书写的基本功打得并不扎实。

  闵行区日新实验小学语文教师毛煦静在收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时注意到,不少选手汉字书写笔顺都有问题。“汉字书写遵循一定的笔顺规则,如先撇后捺、先横后竖、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后里、先中间后两边等,笔顺不正确就很容易写错字,但现在由于受课时限制,很多老师忽视了这一块的教学。”毛老师说。

  徐鹄认为,在汉字教学上,过去有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如识写统一、音形义结合等,我们在课程改革时不要把它们轻易丢弃。

  汉字教学并非“小儿科”

  除了教材教法的改变,一道道“减负令”也让老师无形中戴上了“紧箍咒”。“现在很多老师都忌讳布置抄写作业,生怕一不小心被套上‘机械重复’、‘死记硬背’的帽子。”毛煦静说,以前给一年级学生布置抄写作业,一般要求生字书写一行8个,现在大多只要求写4个,甚至更少。“减负后,作业布置在时间上有严格规定,对一二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布置书面回家作业,因此,抄写作业基本在学校完成,数量上会打折扣。”

  此外,在应试大环境下,各年段的语文教学同质化倾向日趋严重,现在到了小学中高年级,教学重心就开始转移到阅读和写作上,生字教学被视为“小儿科”。有的学校甚至从一年级就开始阅读理解、看图写话,抄写成了小头。 1 2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