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学医当真是“美丽的陷阱”?(5)

2013-09-14 05:30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医学生找工作难,用人单位招人也难。”河南省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刘老师告诉记者,在商丘,应届毕业生在私人诊所打工,一般月收入为1500元到1800元,到“有编制”的乡镇卫生院,收入在1300元左右。“收入不高工作忙”,使学生宁可选择在城市里的诊所或企业打工,也不愿去县级以下的医疗机构就业。

  江苏省盐城市疾控中心主任沈进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些毕业生由于工作压力大、待遇不高等原因,不愿意到基层医疗单位工作;受招人政策、编制等因素制约,很多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不得不追求高层次人才,这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供需错位。”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认为,医学生的出路问题是导致现在医学报考冷门的重要原因。中国基层缺医少药严重、社区医疗中心待遇改善没有达到预期,难以留住大学毕业生。医学报考遇冷深层问题还在于医疗体制,医改是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买设备,还要让医生活得有尊严、待遇好。要做到这些,需要相当长的过程。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教授袁群表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服务的价值进一步突出,社区服务、全科医生、家庭护理、计划生育以及临终关怀等现代卫生服务形式随之出现,为医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医学相关行业的飞速发展是医学毕业生就业的新天地,药品推销、医疗保险、医疗咨询、医疗器械推广等行业的成功人士中,不乏大量的医学毕业生。此外,大量民营医院和股份制医院异军突起,但与此相配套的制度尚未确立,再加上缺乏相关的就业指导,导致大部分医学毕业生对这些单位望而却步,与这一就业渠道擦肩而过。

  袁群认为,走出困境,有待各方努力。学生需转变求职观念,乐于吃苦、乐于从基层干起;国家应改变只重城市及大医院卫生建设的现状,让医疗资源得到更合理分配;政府应进行调控,让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医生,获得同样的报酬待遇;对于愿意到边远地区工作的医生,更应给予额外的奖励,使他们获得相对更高的收入,并为其业务发展创造条件。(记者 姜乃强)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