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吸引优秀学生学医
从招生开始就要选对苗子,同时,要加大淘汰力度,要确保培养出来的医生有好的待遇,这涉及医疗体制改革、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等。
面对复杂的医患关系,面对急功近利的成才环境,很多高中生在选择学校时对医科院校望而却步或者刻意回避,这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担心和焦虑。
诸多院校开动脑筋吸引优秀生源。厦门大学医学院的学费,在2008年到2010年期间,高于一般专业,为每人每学年6760元;2011年降至厦大一般专业水平,即每人每学年5460元。从去年起,厦大为所有新招的医学生免除学费。今年,厦大继续为所有新招的医学生免除学费。
今年夏季,复旦大学首次在本科招生中实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代码招生。这是自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以来,上海医学院首次实行单独招生。而实施分代码招生后,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录取的新生,申请转专业的范围仅限于医学类专业。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汪玲教授表示,推出分代码招生,主要是考虑到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和现实国情。家长和学生在选择本科专业时,考虑就业后收入及求学时间等因素,更多地向金融、管理等专业倾斜,同时医患关系现状等也导致了相当数量的家长和学生“望医生畏”。实施分代码招生,旨在招到学医志向坚定的学生。
由于综合大学录取分数一般高于医学院校,近年来部分医学院校并入综合性大学后,一些真正想学医的人踏不进这个门槛,而一些不愿学医的人被调剂学医后,最终转专业或勉强读完医科,毕业后并不愿从医。目前,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医学院校,均已实行了单独代码招生。
怎样才能让学生乐于学医乐于做医生?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李玲认为,从招生开始就要选对苗子,经过通才教育、奠定了人文素养基础的研究生才能去学医,并且要通过面试,挑选一批乐于奉献、优秀的人当医生。另外,要加大淘汰力度,要确保培养出来的医生有好的待遇,保证医务人员安心守护公众健康、保持职业尊严。
“在美国,只有本科全优的人才能去学医,还要经过面试,确保有悬壶济世情怀的人学医。虽然学医过程淘汰率很高,但学成后待遇也很高。”李玲认为,培养合格医生,涉及人事制度、考核评价制度乃至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要打破唯学历论的晋升标准、论文导向,让医学生重视临床实践,让医学教师热衷教学。
此外,对于“优秀学生不愿学医,就业难是主因”的看法,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招生老师有不同看法:真正就业率高的专业,学生怕苦不想去,如护理专业这几年就业率100%,刚入行薪水就超3000元,但考生不认同。社会上都在说临床专业就业难,那是因为本科生不愿意下基层。从医疗市场的角度看,我国城市里并不缺医生,真正缺医生的地方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后的广大农村、乡镇。这些地方虽然缺医生,但是对医学毕业生却没有吸引力。
四川达县某卫生院的医护人员王素告诉记者,她在现在的医院工作了近20年,都没有办法转正,想要有更好的发展,不大可能。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