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透视:谁动了教师的“铁饭碗”(6)

2013-08-15 10:15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教师退出,须稳妥审慎合理合法

  自启动实施教师“区管校用”机制改革和岗位退出办法以来,5年时间里,青羊区教育局一共解聘、清退了10余名教师;5人被退回人才管理服务中心重新培训。

  “我们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稳妥、审慎地推进教师岗位退出工作。对考核评价靠后的教师,我们都会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并提供继续学习提高的机会,除非情节十分恶劣,否则不会轻易清退教师。”李泽亚说,教育局辞退、解聘一位教师将经过非常慎重的考虑和严格合法的程序,并最大限度地保护教师们的合法权益。

  他介绍说,出台教师岗位退出办法之前,教育局仔细查阅了国务院、教育部和省市有关教师准入、聘任、退出等法律法规和文件,以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和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条文,还请教了劳动人事方面的律师,“就是要让退出机制具有法律依据,让教师退出有理有据”。

  而在正式发文前,教育局又把退出方案发放到每位教师手中,广泛征求学校和教师的意见,“充分保证每位教师的知情权”。

  尽管教育局不直接参与对每位教师的年度考评,但教育局要求学校必须严格按照《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和考核项目认真考评,要组成具有公信力的考核小组,按照程序,对每位教师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测评,决不能走形式、走过场。

  对每所学校最终提交上来的“基本合格”和“不合格”教师名单,教育局还将组织专家团队一一进行复核,从而做出最终的“转岗”、“待岗”或“解聘”等决定。

  “被解聘的这十多人,大多是因为长期消极怠工、甚至旷工,或者在职业操守、人品方面出现了问题。”瞿曦举例说,曾经有一名教师因为个人品行不端,经常通过学生向家长借钱不还,在家长中造成了恶劣影响,教育局只好将其辞退;还有一名教师对待工作不积极,不愿意参加学校安排的假期值班,开学后数十天都迟迟不到岗,经说服教育无效,不得不根据相关法规予以解聘。

  “对教师的退出,我们会慎之又慎。既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但也绝不姑息一个钻政策空子的人。”据瞿曦介绍,清退的教师中还有3名属于“小病大养”的情况,装病请假不上班,却在外面干“副业”。为此,教育局“请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将不符合“病假”要求的他们予以清退。

  而对其他因为工作懈怠、教学能力不足导致考核不合格的教师,教育局则给予其改正错误、学习提高的机会,将他们退回人才管理服务中心重新培训,合格后再让他们回到学校上岗。

  曾经分管青羊区教育人才管理服务中心的负责人曹桥告诉记者,退回来的教师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作态度问题,一类是教学能力问题。对前者,中心会对其进行耐心教育,用其他学校教师们辛勤付出的鲜活案例令其受到思想上的触动;而对后者,中心则会指派他们到一些优质学校跟岗学习,或者安排教研员一对一辅导,提高其教书育人的能力。

  “如果经过中心‘回炉’后仍考核不合格,教育局将会启动退出程序。”李泽亚说,迄今为止,还未出现一起教师退回培训后仍不合格的案例,“这说明我们的退出机制对教师起到了惩戒和激励并行的作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