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透视:谁动了教师的“铁饭碗”(3)

2013-08-15 10:15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如果说《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是教育局对教职工定性的考核测评,那么来自教育科学研究院(所)的监测报告,则是“用数据说话”的第三方参考评价指标。

  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承担了这样的任务。据介绍,该教科院近年来致力于对全区教育现代化、教育国际化、教育均衡化和学业质量进行监测。前三者关注区域和校级层面,而学业质量监测则关注到每个班级、每位教师,这成为学校考核教师工作业绩的重要参考。

  “我们采用ACTS(学业素质与能力评价考试系统)开展学校学业质量监测。”青羊区教科院副院长张航介绍,该技术建立了一个以“知识、技能、能力”为显性三维,以“方法、过程、策略”以及“价值、情感、态度”为隐性三维的考试与评价模型,通过它可以使学校能客观准确地评判考试测评中每位教师的业绩。

  “简单地说,以前教师顶多了解自己班上孩子的学习情况,并不清楚和其他班孩子的精细差别,也不清楚自己班在全区甚至全市的位置。测评报告实现了这一愿望,对试卷中的每一道题不同学生的作答都有全面的分析。”张航介绍,拿到这份报告,学校对某个班级孩子的学习成绩了如指掌,对某位老师的教学成绩也一目了然。

  这样的报告是否会对学校和教师形成“唯分数论”的评价导向?

  对此,张航表示“绝对不会”,“我们在监测指标的设计和样本采集上就考虑得非常周全,既有学生个体的差异,也有不同题目难易的分析;既有横向总分监测,也有纵向进步情况的监测。”他举例说,假如同一班级,语文教师的学业质量监测为优,数学老师的监测质量仅仅是合格,那就不能不去追问这位数学教师的工作是否称职了。

  此外,教科院还给学校一并提供有关学生体质健康测评、国际理解课程实施情况等测评报告,学校可结合多种报告来评估每一位教师的工作,“学业成绩不是考核的唯一标准”。

  瞿曦介绍说,教师是否退出既有定性标准,也有定量要求。“我们划定了一条分数线,如果考评低于70分,这名教师就被认定为‘基本称职’或‘不称职’。如果仅是教学态度、教学技能的问题,他们将面临‘待岗’、‘托管’的命运,经重新培训后再上岗;如果是因为索收家长礼物、体罚学生等师德问题,则将直接予以辞退。”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