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透视:谁动了教师的“铁饭碗”(2)

2013-08-15 10:15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退出既有定性标准也有定量要求

  一名教师的工作业绩是否合格,谁说了算?考核的标准又是什么?

  青羊区构建起了教育局提供发展标准,教育科学研究院提供学业质量监测报告,学校组织教师、学生、家长对照标准多方评价的考核机制。

  2012年9月,青羊区教育局印发了《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和教育部研究制定的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相比,这个标准源自后者,但在具体内容上进行了拓展和细化。

  “我们将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分为合格教师、骨干教师、精英教师和专家教师四个阶段,根据四类教师研制出四个不同层级的标准,为教师发展提出了层层递进的要求。”据青羊区教育局干部人事二科副科长瞿曦介绍,该区现有中小学教师4000余人,教师们的年龄、学历和专业职称各不相同,如果按照笼统的标准要求所有教师,教师们无法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也看不到进一步发展提高的成长阶梯。

  她介绍说,细分后的专业标准让每个年龄段、每个层级的教师都能从中找到可供量化和测评的要求。如“合格教师”要求教龄满3年,经新教师3年职业素质认证合格,教学效果得到学生、家长认可;而“专家教师”则要求获得省级及以上荣誉,在市、区范围内有效地发挥学科带头人作用,教学满意率达到90%以上。“不仅教师可以对照条款一一自评,学校、学生和家长考评教师也有了范本。”瞿曦说。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