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
找准中西差异
避免职场尴尬
2008年从国外博士毕业后,张钺曾在广东一所民营学校的国际部担任校长。她用“痛苦”来形容这段时间。“其实当时那一届的学生考得非常好。”她表示并不是在于教学上的问题,而是一些“站队”方面的人事上带来的麻烦,“当时有同事建议我看点厚黑学。”张钺苦笑说。
不太适应职场人情世故
在一些人情世故的细节上,张钺也感到有些不太适应,“我在国外读书很多年,也在国外工作过几年,可能这些对我的影响比较大。比如国外没有那么多的等级制度或者区别。”她举了在国内国外亲眼目睹的相同性质的两个例子,“比如开会时,如果领导发言很枯燥无味冗长,在国外可以拔脚就走,公司领导也不能把你怎么样,还得反省是不是自己超时了。但是在国内你就得罪了领导,最终会影响到工作。”
自言现在“学聪明”了一些的张钺给自己定了调,“现在的原则是尽量不伤害别人,也会保护自己。”对于自己现在的平台,张钺表示很满意,“学校虽然相对不算大,但是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平台,基本不会有人管,真正能把我的想法实施。”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