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女博导:女博士被妖魔化 认真理性是该群体特征(2)

2013-03-08 10:51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根据省教育厅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去年年底,全省普通高等教育的专职任课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有2.32万人,其中女性0.66万人,占28.4%;全省在校生中,博士生2.35万人,其中女博士生0.81万人。而全省拥有硕士学位及在读硕士中,女性的比例分别达到51.7%、49.3%。女性高学历人才的总数在逐年增加。

  “就业压力的增大让不少女生选择读博来提升博弈的‘砝码’,也有人在求职和愁嫁的双重压力下对读博望而却步,都是女性的自主选择。”姜良芹笑道。高学历也许可以给你提供一个较高的就业门槛,却不与能力直接挂钩,还必须在工作中证明自己。同样,女博士也非“剩女”的“家庭不美满”的代名词——事业的成功和婚姻的幸福与否跟高学历没有必然联系。

  “高学历女性往往对于责任感理解更深刻,这其中就包含对家庭的责任。”2000年博士毕业的南京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朱丽丽在从事科研工作的同时,也承担着“贤妻严母”的角色。她认为,女博士不能很好照顾家庭的观点完全是被臆想出来的,缺乏数据支撑。

  【女博导说】

  “平和”“认真”“理性”是群体特征

  “女博士被妖魔化”还成为了高校的研究课题。从事教育研究的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教授余秀兰告诉记者,她的一位学生去年收集了10年来国内媒体对女博士的报道,绝大多数是“负面的”,甚至以个别、非典型的事例描摹女博士形象。为此,这位学生实地拜访了百余名女博士,发现“平和”、“认真”、“理性”是女博士突出的特性,而非概念化的“刻板”。在找工作方面,女博士就业有一定优势,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艰难。而女博士们的婚姻稳定程度和幸福感,也远超出了社会上的想象。

  “女生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吗?”对于社会上讨论较多的这一观点,博导们都完全不予认同。南大教育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红霞认为,这代表了庸俗颓废的生活态度,缺乏独立的人格,其价值观既不传统也非现代——中国传统对女性的要求是“贤妻良母”,而现代讲求女性的“独立自主”。在欧洲访学多年的张红霞说,西方女性即便当上总统,在家中都是妻子、母亲、儿媳等女性角色,高学历与家庭生活并不冲突。女性学习是自我完善、追求独立人格的过程,与嫁个好老公完全是两码事。

  “事业和婚姻是女性一生相辅相成的两条红线,缺一不可。”余秀兰也强调,虽然女性学历高低与幸福程度并无直接关联,但随着女性学历的步步高升,在实现自我价值上则能拥有更多的主动权。(记者 任松筠 刘艳元 郁 芬 顾 敏 田 梅)

首页 上一页 1 2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