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初中数学学法指导的实施方略
学法指导是一个由非智力因素、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组成的动力系统、执行系统、控制系统、反馈系统的整体。对其中任何一个系统的忽视,都会直接影响学法指导的整体功能的发挥。因此,应以系统整体的观点进行指导,同时,应指导学生加强学习修养,指导学生掌握和形成具有自己思想特点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那么,学法指导究竟有哪些方面,具体该如何实施呢?这里,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个人的观点:
(一)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形成的指导。
影响学习的因素主要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大类。其中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需要、兴趣、情感、意志力及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与学生的学习效率呈显著的正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非智力因素比智力因素对学习影响更大。有了积极的非智力因素才能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盛不衰。因此,我们应把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放在首要地位。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它常常是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出来的。诚然,激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最直接有效的一种是创设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就是在讲授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进而把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例如:在初二几何《多边形对角线》一节教学中,学生们问我:“老师,我们学的这一节到底有什么用,用在哪?”我笑了笑,说道:“你们一定参加过宴席吧!比如,在一次Party中,10个互不相识的人坐在同一张桌子上,见面时相互握手问好?,可你们有谁知道他们共握了多少次手?”对这么生活化问题,学生们听了先是一愣(之前的确没有留意),经过一番思考争论,惊呼道:“老师,他们握手的次数正好是十边形的对角线条数加上边数的和,我可以画图说明……”又如:在教完《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一节后,学生们都说:“老师,这些好像都太简单了,我们都会了。”面对学生天真而又狂妄的笑脸,我没立即作出反应,只是平静地说:“既然这样,你们肯定能回答下面这一问题了——两个小孩在一张圆形的桌子上摆围棋子,规定要一人一次,依次摆列,直到摆不下为止,谁摆的数目多,谁赢。其中的一个小孩总是先摆,而且总是赢,你知道他为什么总是赢吗?同学们可以回去动手试试,再告诉我,好不好?”“好”同学们愉快地答道。第二天,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跑过来说:“原来,先摆的同学是利用了对称的性质,把圆桌的中心先摆上,老师,我用图向您说明……”望着孩子们一脸严肃认真的样子,我偷偷地笑了……类似以上的教学实例,这里不多举。只想证明一点,那就是: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那些本该发现而没有发现的问题。
2、锻炼学习意志。如果说成功是一幢大厦,那么自信就是大厦的奠基石,而意志则是浇筑大厦的混凝土。一个人的意志直接影响其事业的成败,然而,意志常常与困难同在,并在困难面前凸显。。教学中要经常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或练习,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心智努力,在探索与思考中解决问题,但要注意问题的难度应适中,太难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太易又不能锻炼学生的学习意志。例如:在《二次根式混合运算》一节教学中,笔者为学生设计了这样一道难度递增的题:(a)试用计算器算出?,?,?三个式子的值,并观察他们的变化规律。(b)试猜猜式子?(2n个1,n个2)的值?(c)试证明你的猜想。结果是:多数的学生能完成第1小题,有的还完成了第2小题,极少数同学完成第3小题的证明……可见,这类题较好地满足了不同程度学生的要求,开拓了他们的视野,对他们也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因而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