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新闻 >

相互听课:大学教学的学术规范(3)

2014-03-19 17:09编辑:【考文考理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大学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作为大学教学活动的学术性规范之一,本质上是大学教学活动的一种同行评议,而这正是大学学术活动的一个根本特征。根据相关词典的解释,所谓的同行评议,从广义上说,指的是某一或若干领域的专家共同对涉及上述领域的一项知识产品进行评价的活动。而所谓的知识产品,则是指人们在进行知识活动中所获得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在科学界,这种同行评议是指利用若干同行(即有资格的人)的知识和智慧,按照一定的评议准则,对科学问题或科学成果的潜在价值或现有价值进行评价,对解决科学问题的方法的科学性及可行性给出判断的过程,是科学界对科研项目进行评审和对科学成果进行评估的一种基本方法。显然,大学的课程与教学,也正是这样一种知识产品,它必须包含一定的科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与科学方法,同时也体现一定的科学成果,否则就不能成为大学的课程与教学。而对这种作为科学活动的课程与教学的评价与认可,也同样不能仅仅是教师个人的行为,它作为一种学术活动或学术行为,必须得到同行的评价与认可。这也是大学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与特点。因为,正是在这种相互听课的过程中,大学教学活动中的知识、模式与方法等,逐渐成为了大家公开讨论的话题,并且能够在彼此的讨论与争鸣中形成一定的教学学术的标准和共识。从讲课教师的角度说,他不得不承受着同行们的批判性评价与判断,在充分展示自己个性与教学艺术的同时,认真考虑大学教学,以及本课程自身的客观规律,思考和妥善处理自己教学中的个性和艺术与教学规律的关系。而对于听课教师而言,如何能够真正地以一种比较客观公正的态度和标准、实事求是地去评价讲课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而能够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并由此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也是一个挑战。毫无疑问,这样一种相互听课,必定能够非常有效地提高大学教学的学术地位与学术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不难发现,这种作为大学教学活动的学术性规范的相互听课,也是进一步完善大学教学评估的重要基础和途径。应该承认,近年来在中国高等学校中实施的教学评估活动已经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绩,促进了大学教学,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实事求是地说,在某些大学,主要以学生评教为主的大学教学评估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逐步失去了它原有的功能,而出现了某些"变异"和"失真"。而更多的成为一种单纯教育教学"态度"的评估,以至于在某些教师中对这种评估产生误解,或者导致了某种单纯追求"态度"或让学生高兴与"满意"的后果。尽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也存在某些个别的因素或偶然性,但不容置疑的是,这种"变异"或"失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这种教学评估缺乏教师的积极参与,而逐渐失去了大学教学评估的学术含量,进而不能完全有效地反映教师教学的学术水平。一个比较科学和完善的大学教学评估,不仅要有学生的参与,而且也必须有教师的参与。前者能够通过学生的感受和体会,比较有效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投入精神等非学术性因素。而后者则能够通过同行具有专业性的角度,比较有效地评价教师教学活动的学术性水平。所以,大学教师的相互听课,作为大学教学活动的学术性规范之一,常常能够督促大学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进而能够促进教师积极参与教学评估,提高大学教学评估的科学性。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