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我们实验室的学术味更浓了,每个人都在总结自己的研究工作,撰写成论文投递到学术年会。”刘高峰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一名在读博士生,从2012年10月开始,作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研究生学术年会12个分会场之一,他所在的实验室举办了一个关于雷达领域的学术论坛。
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学术年会让刘高峰忙得不亦乐乎。除了总结梳理自己最近几个月的研究工作、撰写年会论文、准备大会报告外,他还参与了学术年会筹备工作、收集课题组师弟师妹们的论文、组织大会分组交流。刘高峰告诉记者:“仅我们这个分会场,就收到论文113篇。”
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很多研究生和博士生都像刘高峰这样忙于学术活动。据介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研究生学术年会从10月中旬启动以来,共组织了360场报告,其中校内外专家报告172场,其中院士报告7场,外籍学者报告35场,学生报告188场,共收到学生提交的论文981篇,经专家评审录用779篇,其中26篇论文获得校级优秀论文奖,12篇获得校级最佳论文奖。
学术年会让平静的大学校园一下子热闹起来。如今,走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校区,一张张学术海报应接不暇,一场场高水平报告此起彼伏,一股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学术暖风,正向每个人扑面吹来。
让教育回归学术
“通过搭建研究生学术年会这一平台,一方面我们延揽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学者前来进行学术交流,有效拓展了研究生学术视野,另一方面也为广大研究生提供了展示研究成果的平台和机会,大大促进了同学间的相互学习和学科间的相互交叉。”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郑晓静告诉记者,“举办这个活动,我们就是要在广大研究生中,积极倡导坚持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提升研究生科学素养,激发大家的创新活力,让研究生教育真正回归到学术本位上。”
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卢朝阳介绍,该校研究生学术年会已连续坚持举办了8年,逐渐成为学校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有力举措。卢朝阳告诉记者,学术年会举办过程中,一些基层学院还结合自身实际,形成了一批学术味浓、成效好的品牌活动。
“学术之春”和“学术之秋”学术周活动,就是其中深受学生喜爱的一个品牌学术活动。“我们主打的报告场场爆满。”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侯彪教授,已经连续参与组织 “学术周”活动,他说,“拿出历年学术周活动报告的题目,我们就能看到这个领域的研究方向,始终在跟进国防重大需求以及国民经济建设需要。”
从2008年起,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实验室,每年都会定期举办“学术之春”和“学术之秋”学术周活动。活动期间,广泛邀请海内外学术精英面向学科前沿作专题报告,与实验室的研究生做面对面交流。从实验室到校内,到国内,再到国际,学术周活动深受师生欢迎。
郑晓静表示,坚持举办研究生学术年会,就是要通过这种形式把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带到“学术”上来,同时,让西电校园里的学术味更浓、学术风气更正。“学术年会为促进学科交叉、开阔视野、活跃学术气氛创建了很好的平台,同时营造了一个更加良好的科研环境,有利于提高研究生整体的科研素质。”技术物理学院曹全喜教授说。
1 2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