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上大学语文课是在浪费时间
理工科学生在校期间,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相关专业课的学习上,不重视语文知识的学习,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阅读和理解能力比较差,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在受访的大学生看来,事态可能没有这么严重。
陈诚是2012届中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一名获奖学生,他负责的一项创新作品收入《奇思妙想的物联网》。张海霞对他的作品介绍进行了细致的改动,也给出整体意见,“内容描述不清,重写”。
陈诚觉得:“我主要是为了把这个东西讲明白,所以用词、错别字、标点还有其他的细节问题就没有太注意,我以为审稿时会有编者来处理这个。”
陈诚的专业是集成电路。“我语文水平不怎么样,能应付的就应付,能躲的就躲。”陈诚说,他目前大四,已经被保送为本专业研究生,四年来论文写得不多,写科研论文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解释别人才会明白,但表达问题对陈诚来说并没有产生太大困扰,“我个人觉得和别人交流、讲话能讲明白就行。”
在陈诚所就读的大学,大学语文并不是一门必修课,他也从没有选修过这方面的课程,“我对科学比较有兴趣,对语文没太大兴趣,不会主动去看相关的书籍”。
他身边的同学选大学语文的也不多,高考之后,语文课对他们来说几乎没什么上的必要了。
接受采访的其他几个获奖同学都表示了相同的观点,他们中有的选择在本校读研,有的留学,还有的就业了。
王汉学的是通讯工程,参加了两次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并都获奖,他在毕业后选择了创业。他们的大学语文属于必修课,但他“现在基本上想不起来教了什么”,“老师都是泛泛地讲课,浪费双方的时间,还不如自己花时间去看自己想看的书。”
东南大学中文系主任乔光辉曾经指出:“很多教师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在理工科大学上文化素质课,教师仿佛是一位跳梁小丑,在极力取悦学生,学生对教师所从事的研究却不以为然。”
上中学时,就对语文没兴趣了
事实上,这些学生渐渐远离语文教育,从中学就开始了。在采访中,多数理工科学生都提到中学语文教育对他们产生的影响。
张海霞开始关住语文教育,也是因为上初中的女儿莉莉有一天跑回家告诉她,“反正我语文是学不好了,不想学了”。张海霞追问之后才明白,原来是女儿的阅读理解的答题与老师给出的标准答案大相径庭。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