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清时回忆:
来过杭州很多次,喜欢喝西湖龙井
朱清时坦言:
招生最大困难是传统观念很难打破
“希望能在浙江招到和我们的办学定位一致的学生。我们希望培养高科技的创新人才,这样的学生在思想上有批判精神,不盲从,同时有很好的想象力、洞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等创新能力。”
朱清时坦言,目前招理想的学生很难,最大难处就是传统的观念很难打破。
他讲了一个例子。去年,有一个考生参加了自主招生,三项成绩都不错,顺利被录取了。后来,高考分数公布后,家长知道考生的分数能上清华大学后,就一定要求学校把档案退出去。朱清时深感无奈,“不少人还是老观念,想上一个传统的好大学”,后来,学校还是满足了家长的要求。
“只有告诉学生们,你在南科大能得到什么,是在其他学校得不到的,理解这些话,他们上南科大就会比较坚定。”
朱清时说,最吸引考生的是南科大改革的理念,是为中国探索一条培养创新人才的路。回答钱学森之问,就是南科大现在做的事情。“目前的高等教育是灌输式的传授知识教育,没有重视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南科大,不仅传授给学生必要的知识,而且学校有好的条件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保护。”
来南科大之前,朱清时在中科大当了10年的校长。任中科大校长期间,抵制全国性的圈地、扩招大潮,说出“我对中科大主要的贡献,不是做了什么,而是没有做什么”,被称作“中国最牛大学校长”。
今天上午,他在杭二中有一场和杭州几所重高校长的座谈,主要内容是南科大的办学理念、做法等。下午,他还会在杭二中的报告厅,为同学们做一场名为《如何培养创新能力》的讲座。朱清时说,这可以说是他几十年科研和教学的总结,他认为创新能力一方面是与生俱来的天赋,另一方面是后天的培养。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