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专利而专利 一张张证书被束之高阁
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08项,真正投入生产的仅4项,记者近日在宁波大红鹰学院了解到,该院2008年开办的“创新创业实验班”,短短4年,该特色班的学员专利申请成果颇丰,但转化率仅3%。
“我一共成功申请了18项专利,帮助同学申请专利100多项,成功拿到证书的有70多项。”大四学生马勇强自信地告诉记者,然而,他和同学们对专利申请下来后如何转化为生产力深感困惑。目前马勇强的18项专利没有一项投入生产。
对此,该院创业班课程组负责人周莹莹认为,专利获得多,成果转化难,是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学生申请的专利大多属于实用新型类和外观设计类,主要是对原有产品进行改造,科技含量相对较低,与实际生产还有一定距离,再加上大学生专利信息发布渠道缺乏,导致很多专利“养在深闺人未识”。
“在课堂教学上,教师教学以理论为主,学生在设计的时候考虑的往往不是产品本身,而是艺术高度,和企业的理念有一定距离。”该院科研处处长田思告诉记者。
“大学生往往看重专利申报产生的名誉,较少关注专利申报后的经济效益,转化意识不强,也是大学生专利转化率低的一个原因。”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电信系主任吴志荣教授说。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