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明年工作的初步考虑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明年工作的中心任务。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深化改革、促进公平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从明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来说,要始终着眼于提高质量,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做出顶层设计;始终着眼于优化结构,实施促进高校学科专业、类型层次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始终着眼于激发活力,围绕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进行深层次探索;始终着眼于促进公平,积极研究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始终着眼于和谐稳定,不断加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一)围绕提高质量这个核心任务,全面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
提高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实提高质量这个核心任务,首先要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要重点做好3件事:
一是抓结构调整,进一步突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高等教育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今年新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以及管理规定,对指导高校优化调整本科专业结构具有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作用。我们要组织召开“新专业目录和设置管理规定”实施工作视频会议,组织指导各高校对现设4万多个本科专业点进行对照整理,推动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还要完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公共信息服务与管理平台,向社会公布高校新设置专业,接受监督。要通过这次专业的优化调整,超前部署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急需的相关学科专业,更加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新要求,更好地反映人才培养规格和就业面向。同时进一步落实高校设置专业自主权,形成专业设置宏观监管的新机制。
二是抓教育教学,进一步突出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
教育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目前高校重科研轻教学、本科教学不受重视、本科教学经费投入不足、教授不愿上本科生课程等现象仍然存在,教育教学要常抓不懈、抓出成效。要继续加强“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支持本科专业综合改革、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加强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资助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推动所有本科院校向社会发布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重点公布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本科教学经费投入、实验实习和招生就业等方面情况,接受社会监督。评选表彰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并做好获奖成果的宣传推广工作。制定“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评选工作方案,本着好中选优的原则,公开公正公平地评选出长期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并有突出贡献,代表国家一流水平、具有领军才能的教学名师。
三是抓质量保障,进一步改进本科教学评估
标准是尺度、是要求、是底线。要加快研究制定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组织相关学科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92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推动省、行业部门(协会)和高校联合制定专业人才评价标准。促进各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本校实际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初步形成符合国情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
本科教学评估要体现高校的质量主体意识,体现注重内涵导向,体现分类评估要求,体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围绕推进“五位一体”的教学评估制度,要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强化高校自我评估。按照合格评估规划,继续做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在试点基础上,稳步推进审核评估。进一步完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状态数据采集方案,扩大数据采集试点范围。推进专业认证,成立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加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扩大医学教育认证试点。
这里我要特别强调,要推动建立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三级政策体系。近年来,我们围绕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召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出台“高教质量三十条”和“2011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国家层面对提高质量做出了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推动各地各高校深入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精神,出台省级、校级配套的政策措施,形成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三级政策体系。正在实施的“本科教学工程”、系列“卓越计划”等,也要完善国家、地方、高校三级体系。要推动地方和高校结合实际制定相应措施,并把相关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形成高等教育战线自上而下、上下呼应、共同推进质量提升的良好局面。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