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随机抽取15人验证信息真伪。结果是,除4人电话无人接听外,其余考生信息全部准确。在11名接听者中,有7人承认确实报考了2012年某省公务员考试。
这15人,分别来自河南、安徽、广东、陕西等不同省份,有的已是公务员,有的是企业员工,有的是在校学生,有的从国外留学归来。
“原以为他们只有手机号,没想到连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工作单位都有!报名时我总不能填假信息吧?信息别人有了,以后怎么办呀?”电话中,一名女士着急地问笔者。
“是,我是某某某;是;是;是……不,不是,你打错了,我不是某某某,我没有考公务员,现在很忙,再见。”另一名男士起初承认自己是某某,但听到笔者能准确报出这么多个人信息时,声音显得担忧起来。随后他否认是当事人,挂断了电话。
另有考生说,报考这场公务员之后,她至今仍会收到各种考试的卖答案短信。而那些考试,她从未报名。
这些数据平台的上游,便是信息泄露的“源头”。公安部有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部分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服务机构中有机会接触公民个人信息的工作人员是泄露信息的‘源头’,隐藏较深。”
(文中杨江、王莹、赵达为化名)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