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探索,少先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现在迫切需要系统吸收和借鉴多学科理论,初步建立起学术界普遍认可的基本知识体系。
大学是传承人类文明、进行思想创造、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力量,国家和民族的需要向来都是大学培养人才的指针,社会现实的重大课题向来都是大学研究的方向。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为研究和科学指导少年儿童组织的工作服务,推动少先队学科建设,是大学的时代担当和社会责任。对少年儿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培养,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同时,蕴含着人才培养的巨大需求。
新华网记者:从事高校教育的网友“小牛”提问,当前建设少先队学科具备哪些有利条件和发展基础?请您简要介绍一下。
广东省少工委负责人: 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少工委四部委2010年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探索在国家一级学科教育学下设与少先队组织根本任务紧密相关的二级学科”,教育部明确复函同意与团中央共同开展少先队相关学科建设工作,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高等教育司、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等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在前期学科论证过程中,大家普遍认为这个学科是以教育学为基础和主干的一个交叉学科。它不仅涉及到教育学,而且涉及到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中的组织行为学、传播学。在这些方面,已有一系列新的成果。同时,在儿童思想教育和道德意识培养方面,还有国外和中华民族既有经典性又有时代性的、很好的思想引导方法。这些都为现在创立这样一门学科提供了学术土壤。
此外,我国的少先队有60多年的实践和近30年的理论积累,产生了《中国少年儿童运动史》《少先队学》《少先队工作方法论》等一系列理论成果,建立了少先队工作学会,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和部分师范院校开设过相关专业和课程,这些为本学科建设提供了丰富和扎实的实践经验基础。
从我国学科建设的现状看,将“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纳入学科目录体系具有现实可行性。在国家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与之密切相关的一级学科分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主要研究青年和成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下没有相应的二级学科,现有的二级学科是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和教育技术学。对少年儿童组织及其教育功能的研究存在学科设置的空白点。本学科注重从整体社会系统的角度,探索如何通过专门组织来整合开展更为有效的社会教育,培养少年儿童的思想意识。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