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对“农民研究生”进行教育层面的过度解读,只会让社会再次被“学习无用论”深度裹挟,而不会让整个社会对教育应当承载的功能有更清楚的认识。从某种意义讲,接受教育或者选择教育更多是一种人格塑造和素养培养的途径,并不一定要获得多少效益回报——谁说研究生必须比其他人收入高、发展前途更好呢?也没有人能保证,有了教育投入,就一定会获得预期中的收益。硕士毕业生当农民也好,当白领也罢,都只是一种职业选择,无关知识也无关命运。
人生有很多不确定性,看待问题也应当用发展的眼光。大学生当农民并不丢人,也并非没有前途。每一个行业都可以创造出非凡的成绩,关键看你有没有这样的毅力,北大才子陆步轩以杀猪起步,现在也成了这个行当的成功人士。
对于教育投资的期望过高、过于功利,已经成了一种时代病。“农民研究生”性格上的缺陷,或许并非全是教育之过,社会的功利化倾向或许让其变得更加偏执与顽固。一个为300元薪酬而纠结不堪的人,缺乏的或许是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而这显然不是一个教育问题而是一个社会考题。为社会偏见所左右的“农民研究生”,已经完全陷入了用价格评判价值的世俗之中,以至欲罢不能,无法摆脱。由此而言,研究生种地无关“读书无用论”,只关系到“如何看待个人选择”“如何让不同位置的人都有机会成功”等社会问题。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