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专业成了一个很好的跳板
30年前,在钱学森、郭永怀等“两弹一星”元勋的鼓舞下,力学曾经是清华大学分数最高的专业之一。“力学专业曾经是年轻学子追求的时髦专业,我们在力学界工作的同志也跟着‘风光’了一阵,‘突然’,报考力学专业的人少了。”陈耀松在上世纪90年代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为什么不愿意学习力学?“就是因为待遇太差,‘价格’太低。如今市场开放,有选择的自由了,‘价格’低,免选。”陈耀松一语道破。
都柏林大学力学教授弗雷德里克·迪亚兹认为,力学专业的招生之所以出现困境,一方面是因为专业的就业前景不甚明朗;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专业学习的困难程度。
“最困难的事就是说服学生学这个学科。力学很难,需要经年累月地学习基础知识,经过大量的研究和训练,一般人学不好。”迪亚兹说。
在复旦大学力学系教授、前力学系主任丁光宏看来,在力学专业的培养模式上,中国与美国有很大的区别。美国的人才培养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如果不改成机械、土木,很可能就招不到学生,就要关门。中国培养人才的模式则带有一定的计划性,每年,国家都会对专业的招生指标进行宏观调控,规定每个大学的招生数量,以保证基础学科人才的储备。
这种计划性,却并不为陈耀松所看好。他认为,长期以来,我们的“有计划”实则“无计划”,国家并不能真正保证为力学系毕业生创造足额的就业机会,使得问题越来越多,包袱越背越重。
如今,尽管力学系的招生还算可以,但是在陈耀松看来,这是学校和学生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从学校而言,学生少了,系就难保,系要不保,大家就得“下岗”,所以赶快降低录取标准;从学生方面来说,力学是一个很好的跳板,不论出国深造还是在国内搞计算机,都十分有利。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