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学科——高校思政课教师有了“家”
回忆起7年前的那个下午,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沈壮海仍有些激动。
“得知马克思主义理论调整为一级学科的消息时,我和学院梅荣政教授正在北京开会,高兴得等不及文件下发,就主动跑到教育部去取。一拿到文件,又急着改签最早的航班回武汉,想第一时间把喜讯带给大家。”
有了一级学科,就会有独立的建制,独立的博士点硕士点,独立的科研课题,教师们的自豪感和职业热情就能“醒”过来了。
这些曾是梅荣政的心头痛事:由于长期从属于其他学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度弱化,教师看不到发展前景,无心从教。有人调侃,“思政课就像人的眉毛,剃了难看,留着又没大用。”上世纪90年代的武大思政学科,年年进人,年年缺人——留下没多久,都设法转岗或跳槽了。现在,改变的契机到了!
变化来得比预期更快,更大,更喜人。
截至2012年,全国已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37个、硕士点133个,6门二级学科设立博士点和硕士点近600个。独立的学科就像一面旗帜,召唤着思政课教师们汇聚到同一个“家”,互相交流,共同成长。
“用‘焕然一新’形容一级学科设立后思政课教师的面貌,决不为过。”沈壮海很看重学科建设为教师们带来的归属感。他是我国第一批思政专业博士生,自“马工程”启动之日,便参加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工作。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