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新闻 >

熊丙奇:高校排名大幅提高为何仍不获认同(2)

2012-10-09 11:01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但是,这只是“排行榜中的大学”。首先,论文发表数量,以及影响因子、引用率,并不能代表学术研究的质量。就拿影响因子、引用率来说,这是高校针对教师只重数量,不重引用率(我国有相当数量的论文是零引用)采取的新指标,可是这一指标并没有促进大家重视进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发表高水平的论文,而是花心思在引用率上做文章,一个大家共知的做法就是同事间“互引”,还有就是花钱搞人才“假引进”,只要求“引进”人才在自己发表的论文上署上高校的名字。用一位学者的话说,“在我国学术界,没有达不到的指标”。

  其次,学术研究严重“挤占”人才培养。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我国教育部就要求大学教授要上讲台给本科生上课,可直到今年8月,教育部副部长还在重申“要把教授给本科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 ”。很显然,这样的大学,就是学术研究数据再光鲜,也难得到公众的好评,因为大学最基本的功能是人才培养。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之所以近年来吸引内地不少优秀学生报考,原因正在于重视人才培养。

  围绕排行榜指标办学是很容易的,而且,这也是我国办学模式比较拿手的。与境外大学办学所不同的是,我们目前还是按照行政管理模式办校,基本办学模式是,学校行政领导给学院、教授下达科研指标,并根据指标配置资源,到年终时进行验收考核,拿发表论文兑现工资待遇。在这样的导向下,大学的办学越来越功利,教授沦为“学术民工”,教育荣誉感和学术荣誉感严重受挫,造成我们的大学的各种外在数据越来越好看,可公众对大学的评价却越来越低的重要原因。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