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忧
纸上谈兵实施困难
学校设立这道异常严格的“禁令”,初衷是为了加强对教师师德的管理,推动形成一种正常、健康的师生关系,并在不合理的交际关系之间建立一道防火墙。但是,这条“禁令”真的能起作用吗,“禁令”内容又合情合理吗?
首先,如果学生请教师玩乐的目的真是为了与之拉近关系从而牟取私利的话,那么他完全可以有多种办法来规避“禁区”。比如不吃饭、唱歌,那么可以一起组织郊游、运动等。这一具有特定范围的禁令往往就会如同禁止官员吃燕鲍翅之规定有着类似的情况。到时候,难道学校得一直不断地完善禁令内容?另外,学校能有什么方法确保禁令得以实行呢?莫不是要广泛地建立小眼线、小探子来打小报告和揭发?显然,“禁令”的实施仍然是缺乏手段的。
其次,师生间建立学业以外的正常感情并无不妥。早些年读大学时,不少学生往往会觉得不管是上课教师还是辅导员都与自己的距离非常遥远、鲜有交流,甚至四年下来一些老师都完全不认识自己,这种现象其实是非常不正常的。所以现在的大学生有这种想与教师拉近距离、加强沟通的理念,我们应该要鼓励而不是禁止。
对大学生来说,在学校期间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另外一项非常重要的、影响深远的隐性课程就是培养自己的社会性和社会交往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与同学的交往能力,同时更应包括与教师、辅导员等非同级、同辈人士的交往。这就需要学生在大学里开始培养这种交往意识和能力。否则,踏入职场后他们就会非常难适应、难融入新的环境。
所以,“师生禁令”可能最终只会成为无法落实而又缺乏实际震慑作用的纸上谈兵。与其如此,倒不如没有这项规定。(金真)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