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新闻 >

中国青年报:“为升官发财上大学”未尝不可

2012-09-20 11:12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近期高校密集开学,开学典礼上,各校校长免不了对新生提出要求和期望。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谈及“为什么要上大学”时,引用复旦老校长李登辉在上世纪20年代说过的一句话告诫新生:如果你是为了升官发财来到复旦学习,那么你在学校会受到鄙视。

相关报道>>高校校长勉励新生 拒绝科学研究中的“愤青” 

  一般语境下,“升官发财”似是一个贬义词组,与“贪图富贵”同义,为很多人口头上所不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读书人首先要“诚意、正心、修身”,做一个道德君子,此乃立身之本;现代大学教育也讲求精神、气质、品格,升官发财太世俗,似与大学精神格格不入。无论是复旦老校长说那句话,还是现任复旦校长重复这句话,大概就是基于这样的观念。

  但是,倘若不说升官发财,而是说做官员或做公仆、做企业家或做生意,大概就显得光鲜亮丽而无贬义了。其实两者本质上是一回事,只是换了一种说法,因此,升官发财本不该是贬义词组,而应是中性词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读书人“诚意、正心、修身”之后,应该做的就是“学而优则仕”,通过做官、做大官来“治国、平天下”;现代教育优于古代教育之处,在于做官并非读书人的唯一目标,职业选择、生活方式多元化,人们上大学的目的五花八门,但做官仍是目标之一。事实上,如果说古代科举是选拔官员的途径,那么,现代大学教育则承担着培养未来官员的重任,不该鄙视学生为做官、升官而读书。

  做官,一种职业选择罢了,任何职业都在获取自身利益的同时为社会作贡献,何况从“应然”角度说,做官也可以造福于民。大学毕业生选择从政,乃至从一开始就冲着做官读大学,实在没什么可丢人的。做官如此,发财亦然。现在高校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说不定将来会涌现出一批企业家。企业家自己发财,同时为政府贡献税收,为社会提供工作岗位,这是荣耀之事。高校一方面鼓励毕业生创业,一方面鄙视学生为发财而读书,有些自相矛盾。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