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王登峰指出,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全面成长是可以分阶段的,孩子在考上好的大学之前,可以先不要体育锻炼,等上了大学之后再去补。其实,等孩子上了大学之后再去补体育锻炼,可能已经来不及了,而且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很多孩子上了大学之后,也不可能去补体育锻炼。
南开大学杨向东教授说,高考的压力往往让学生无暇顾及体育运动,进入大学后,一直紧绷的神经突然得到放松,很多学生的作息生活变得毫无规律,常常是凌晨睡觉中午才起床,并且网络几乎成为了课余生活的全部,很容易造成身体素质下降。 事实上,除了学生本身疏于锻炼以外,一些学校对于体育教育的忽视也间接导致了问题的形成。
目前,高校体育工作仍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态。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认为,体育并没有被摆在与德育、智育同等的位置上。究其原因,在于没有端正教育的目标,在一些高校里,体育已经退化为每周一节的课程。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学校的体育课程存在“一刀切”的问题,过于注重测试结果,没有充分重视体育锻炼的过程;在课程教学上往往以竞技性项目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
此外,廖晓淇还指出,一些高校由于太过重视竞技体育的成绩,不重视“群众体育”,除“必修课”之外,体育运动达不到全覆盖。
体育场地不足、保障不得力是阻碍体育活动正常开展的又一“软肋”。王登峰说,想象一下,如果按照国家“阳光体育”的要求,每个大学生每天都出来运动一小时,以现在高校拥有的场馆面积,哪能满足?
“要端正体育教育目标,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丰富教学形式,启迪学生自觉,指导和支持学生自主体育,实现体育和德育、智育、美育的有机结合,才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体质下降问题,”龚克认为。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