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有其特殊性,其最终产品是治病救人的医生,医德和医术是重中之重。既然用大笔投入和医德说教,来培养水平参差不齐、每年流失约50万名的医学生,为什么不集中力量,培养一批生源好、水平高、乐于奉献的卓越医生呢?”李玲认为,医学教育每年应有计划地甄选医学生,再施以卓越医生培养教育,使医学生回归应有的职业高度。“保证每个医学生,学成后都能从医。每个从医的学生,各项素质都过硬。”
卓越计划也提出,要着力培养一批有国际视野的精英人才,“调控”未来医生的培养规模。该计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根据需求,原则上不增设医学院校,不增设临床医学专业点。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规模过大的省市、高校,要坚决缩减招生数量。”
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在就业压力增大、从业环境恶化的背景下,优质的医学生源正在逐年减少。“医生是一个制度的产物,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效果有赖于公立医院是否真正地回归公益性,也有赖于整个医患关系的改善。”李玲说,“医生的奉献也扎根于社会土壤,如果基本的信任没有了,医生怎么做都不对。医生失望,优质生源流失,最终受害的还是患者自己。”(记者 王梦婕 实习生 梁鑫)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