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林毅夫 (北京大学教授) 林毅夫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第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8年2月4日,他被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正式任命为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这是世行首次任命发展中国家人士出任这一要职,林教授也成为世行历史上首位担任首席经济学家的非欧美学者。
11 金铁霖 (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教授) 在长期的民族声乐教学实践中,金铁霖为探索和建立科学完整的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体系和中国民族声乐学派,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的民族声乐人才,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先后发表了专著、论文和教学音像制品数十部。他还应邀通过计算机网络和电视等现代传媒手段,多次举办民族声乐专题讲座,为推动和促进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普及和健康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3 欧阳中石 (首师大教授、博导,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 欧阳中石主持创办首师大书法专业,为我国书法艺术传承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为祖国的名山大川和风景名胜创作了上百张艺术精品。汶川地震后,他心系灾区,与书法研究院的教师一起,筹集善款200万元捐献给灾区。中石先生一生只讲奉献,不求回报,即将耄耋之年依然在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2008年他获得“北京市人民教师奖”荣誉称号。
15 姜馨田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学生) 这位24岁的聋人姑娘与奥运有着不解的缘分,早在2004年雅典残奥会闭幕式上,她便用无比优美的手语向世界发出邀请:“感谢雅典,相聚北京”;北京残奥会倒计时一周年庆典上,她再次用自己优美的、近乎舞蹈般的手语向全球的聋人观众“播报”庆典晚会;2008年8月28日,她又在2008北京残奥会圣火采集暨火炬接力启动仪式上担任圣火采集使者,引燃奥运圣火。
17 姚瑶 (北京市第五十中学心理教师、大队辅导员) “5·12”汶川特大地震的消息传来之后,姚瑶不顾余震威胁,毅然报名参加了团中央赴灾区青少年心理援助志愿服务团。返京后,她不顾疲劳,及时回到课堂,用自己亲赴灾区的所见所闻,组织了防震自救教育与心理健康周的活动,用生动的故事与科学的知识教育学生。她先后被授予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以及崇文区先进德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18 赵伯明 (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副教授) 作为地震科考队中首都高校惟一一名地震专家,赵伯明教授在地震灾害发生之后,以其长期在日本从事地震研究的深厚积累,深入到重灾区一线,投身抗震救灾工作,展现了高校专家、教师的风采。
19 喜饶尼玛 (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 喜饶尼玛长期从事近代藏族历史文化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他以确凿的史实、独到的见解评价西藏;以扎实的理论功底、生动的现实材料宣讲西藏;以无畏的精神、旗帜鲜明地与藏独分子做斗争。2008年3月14日后,他宣传我国政府在西藏问题上的基本政策和一贯立场,宣传50多年来西藏所取得的成就,使海外的藏胞、国外人士直接从一个藏族藏学学者的口中了解到一个真实的西藏。
20 熊述娟 (北京城市学院学生) 2008年5月11日,熊述娟因外公去世返回四川。地震发生后第二天就加入了救灾志愿者队伍。8月,共青团中央等部委主办的抗震救灾先进团组织、优秀团员、团干部等的表彰大会上,熊述娟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1 王鸿海 (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兼美术系主任) 王鸿海曾获得多项教育成果奖,他编著的《与中国当代电影美术师的对话》、《银幕影像的造型艺术》共计一百多万字,为电影美术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担任开幕式视频影像主任设计,获得世界瞩目和赞誉。
2 孙逢春 (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 孙逢春是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专家组专家,北京科技奥运“电动汽车开发、产业化和示范运行”重大专项首席专家。他率领北京理工大学“奥运纯电动大客车运行与技术保障项目组”顽强奋战、协同攻关,研制出“技术一流、自主创新、中国特色”高水平纯电动客车。
3 吉吉 (北京体育大学学生) 吉吉是国际级运动健将,现就读于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2008年5月8日,北京奥运会火炬在珠穆朗玛峰顺利点燃,她作为第一棒火炬手和其他几位同伴一起完成了这一光辉的历史使命,充分展示了首都大学生和教育界的风采。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