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食堂“一价制”管理如何破难关(2)

2014-09-16 09:48编辑:【考文考理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一价制”背后的理念之变

  事实上,面对学生食堂“一价制”的政府理想,许多校长和杨晓敏一样,都是在疑惑中摸索前行。

  在实际运行中,学校食堂并非“小企业”,工作流程上虽然酷似企业,但本质区别在于实行“一价制”后的学校食堂并不像企业那样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随州市,学校食堂的公益性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与全国许多地区的教育局机构设置不同,随州市教育局在该市全面实行大部制改革、大幅合并缩减机构的背景下,专门内设了一个负责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学校后勤保障与管理办公室,以全面督促和监测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食堂的日常管理、运行,以确保其公益性。

  “这不只是简单增加一个机构的问题,其背后其实是包括学校食堂在内的后勤管理理念和职能的转变,也就是说,实行‘一价制’以后,学校后勤管理由经营向管理转变,由创收型向服务型转变。”随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黄晓春说,过去,负责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部门一般叫“勤工俭学管理办公室”,大多属于教育行政部门的二级单位,是事业单位编制。而新成立的学校后勤保障与管理办公室是教育局的内设科室,机构的这种设置更有利于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和规范管理。

  对于主办学校食堂的校长们来说,让食堂回归公益性、普惠性的最大挑战,既有改善食堂硬件条件的资金压力,也有餐饮服务标准的规范、统一,更重要的是要解决用于平抑物价上涨的补贴资金来源问题。显然,仅有一个专门机构远远不足以推动学校食堂运行模式和职能的转变。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