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中国教师队伍成长30年(7)

2014-09-09 10:10编辑:【考文考理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照片·见证

  建议建立教师节

  章连峰(北京读者)(摘自《光明日报》1981.8.30一版)

  中央领导同志号召全社会都要尊重教师,这是一件意义非常深远的大事。我们要振兴中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不尊重教师,不重视文化科学技术的作用,是不成的。

  为此,我建议:定每年九月一日为教师节,全国学校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通过这种活动,让学生尊重教师,让各界人士尊重教师,逐步达到全社会尊重教师的目的。

  节日和仪式,并非仅是一个形式,它对于社会舆论,社会风气,大有影响。妇女节、儿童节就是明证。对于我国广大大中小学教师、幼教工作者,每年有一个全国性的节日,这对于提高教师社会地位,让全社会都来尊重教师,实属必要。切盼有关方面考虑这一建议。

  中学老师走出国门

  李 莉(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国家的改革开放,为新一代教师提供了走出国门的机会。北京师大附中是一所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学校,为教师素养的提高提供了多种机遇。2011年,我被选派到德国友好校——赫尔德文理高中工作一年。作为对外汉语教师,我在教学的同时,深入这所中学的历史、政治、经济等课堂。回国后我借鉴德国教学经验,在自己的历史课堂上引进外文原始史料,解决世界史教学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还开发博物馆资源,把陶瓷欣赏课直接开到了故宫的陶瓷馆。我开设校本课程“故宫双语讲解”,培养了一批小双语讲解员,我和学生利用周末假期到故宫进行志愿服务,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宣传灿烂的中华文化。国际交流使我开阔了眼界,学校给青年教师搭建了很好的发展平台,我愿为中学历史教育奉献自己的一生。

  人才计划让我感动

  彭凯平(清华大学心理学系首任系主任,国家级海外高级人才计划入选者)

  2008年10月17日是清华大学心理系复建的日子,我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回国担任系主任。说实话,回国前我也曾有过很多顾虑,担心国内的科研环境、评价体系甚至是人情羁绊,当时,时任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到美国访问,邀请一些已在美高校担任教授的中国人谈国家的人才战略计划,我就坐在他的左手边,他的右手边是斯坦福大学物理学教授张首晟。当听到这些顾虑时,李部长介绍,对于海外高水平人才的引进是一项事关国家发展的战略,应该超越任何学术、山头、门派之争。这让我备受感动,也由此下定了回国的决心。事实证明,这的确是一项要用历史眼光来看的战略举措,它吸引了众多高等人才,凝聚了人心与思想,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贡献了很多的无形价值。作为一名教师,我特别欣赏这个职业,这是我幸福、尊严与价值的来源。回国六年来,除了研究工作外,我拿出大量时间上课,和学生们在一起。我一直感恩,因为能长时间地表达思想与意见,还有人倾听,这是思想的快乐,沟通的幸福。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