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普通高中债务负担的原因复杂
一些高中学校为什么陷入负债办学的困境之中?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原因非常复杂。在山东一所示范高中的校长看来,办学规模扩大是导致高中学校负债的主要因素。他说,从1999年高中教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普通高中在校学生人数逐年增加,部分学校几乎翻了两番。
以上述湖南某县一中为例,学校从1999年的1200人递增到现在的近6000人,因此学校必须新建相应的硬件设施。这需要投入大笔资金,迫使学校在财政拨款不足、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采取向银行贷款、由施工单位垫资、向教职工集资等形式筹集资金,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从而导致学校扩大发展规模而欠下了大量债务。
山西省某高中校长认为,导致很多高中举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扩大招生,满足社会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需求。山西这所高中在省城太原很有影响,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在没有政府投资的情况下,学校自己举债贷款建起了新学校,满足了社会对于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需求。“但是,社会并不了解我们的苦恼,学校现在仍然有2亿多元的债务,仅靠学费并没有偿还能力。每年银行利息1500多万元,学校仅靠收费偿还债务很不现实。”这位校长感叹道。
在这位校长看来,自2007年普通高中收费实行“三限”政策以来,学校收费呈逐年下降趋势,这是导致高中债务加重的原因之一。尤其是作为收费“大户”的择校费限定在高中招生的20%以内。另外,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客观需要,很多高中不得不举债添置必需的教学设备。
此外,部分学校创建省、市示范性高中也是导致学校负债的一个重要因素。创建示范高中硬件必须达标,在创建过程中,各校必须对照创建标准,改善校园环境,特别是绿化、硬化、美化、净化、信息化等投入,需要大量的资金。面对当地的吃饭型财政,各创建学校求助无门,唯一的办法是负债发展。
由于教育部门未出台与高中学校债务相关具体管理制度,对其建设项目的立项、规模等虽然有一定的管理措施,但未能结合本地实际,规范因建设而盲目举债的行为。学校借债和还债主要根据学校自身发展需要由各学校自己制定借债和还债计划,教育部门对学校举债行为未能进行有效规范和制约。
记者了解到,2011年10月,根据国家审计署、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开展普通高中债务调查的通知》的要求,全国各地对地方公办普通高中债务情况进行调查,摸清了地方公办普通高中负债情况,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措施并没有出台。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