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要经得起一线实践检验
标准的制定和完善是一个过程,要区分轻重缓急,区分难易程度,还要考虑到国家基本标准和城乡、区域差异的存在
两会期间,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殷长春格外忙碌,制定和完善教师队伍标准体系是他的时间表中很重要的一项。2014年,仅教师工作司,承担的标准制定和完善任务便有5项,涵盖学前教育、普通高中阶段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特殊教育。“构建全口径的中国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是建立和完善国家教育基本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20年,仅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就将制定和完善84项标准或规范,这是个庞大的体系,这项工作也是历史性的!”殷长春说。
“将标准看成衡量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是否达标的一把尺子,应该视为现阶段我们制定和完善教育标准的一个重要原则。”谈松华认为,既然标准的制定和完善是一个过程,就要区分轻重缓急,区分难易程度,还要考虑到国家基本标准和城乡、区域差异的存在,将社会对政府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渴求度作为标准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般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从立项到最终形成标准文本,通常需要两年以上时间。”殷长春告诉记者,标准的制定和完善都要经历从课题立项、确定专家起草小组、调研、文本起草、反复征求意见、论证等多个环节,需要充分调动教育专家、一线教育工作者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智慧和力量。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