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两会教育谈:中小学生负担如何做“减法”(3)

2014-03-05 12:50编辑:【考文考理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减负”之路何在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减负,最关键的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果学生是被动学习,他就负担重;如果他是主动的,是他自己热爱的东西,即使时间长,他也很快乐,他不会感觉到负担重。”

  “我们存在的问题是,规定很多东西学生必须学,而且必须按既定方式学,然后通过考试进行排队,这是造成学生负担重的原因。”储朝晖说。

  熊丙奇认为,面对这种情况,政府部门应该改变教育现实,一方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另一方面,改革中高考制度,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可长期以来,政府部门在这方面作为不大。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不管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还是改革中高考制度,都要求政府部门放权。可放权无疑动了政府教育部门的奶酪。

  在教育部前发言人王旭明看来,中小学生减负,不仅要注重量的减少,更要注重质的提升。要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练习的针对性,让学生有兴趣去做,而且清清楚楚知道怎么做,这是减负的重要方面。王旭明说,现在值得注意的倾向是,量减少下来了,但教师讲课水平仍然低下,练习仍然比较呆板、僵硬,这样,给学生带来的负担依然很重。

  郑也夫认为,应该取消重点班、重点校,教育质量在各学校之间趋向于均衡,这样,至少在初中以前,大家都比较轻松自在,因为没有竞争目标。

  “我有个外甥,他在美国读初中、高中的时候,学习很轻松,功课从来没有复习过第二遍,但他上大学以后,后劲非常足,对学习非常感兴趣,因为他上中小学的时候没有多少‘负担’,上大学后不厌学。”郑也夫说。

  国外情况如何

  郑也夫:与我国很多大学生不一样,美国的大学生,比如哈佛大学的学生非常勤奋、好学。因为他们的中小学阶段不象我们一样背负如此大的负担,他们上大学后不厌学。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