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地说,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是件难事,因为交流轮岗直接关系到校长教师以及学生、家长、学校等多方利益。“流动”处理不好会造成新的不公平,影响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那么,如何保障“流动”尽可能让各方都接受、又有吸引力?
教育部正在制定校长教师交流的激励保障机制,让参与交流者经济上受到优待、精神上受到鼓励、地位上得到彰显、事业上得到发展。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李新翠认为,要制定科学的流动方案,保证流动过程的合理、公正、公平、有序。教师流动到新的学校之后,面对新环境,可能带来福利待遇、交通住宿、孩子就学等问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怀,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北京市教委负责人李奕认为,交流轮岗可以促使校际文化融合,但也需要注意各自长期积淀的特色校园文化。江苏省教育厅负责人说,将建立教师流动监督、补偿和考评激励机制。陕西省宝鸡市教育局局长苏永兴说,义务教育学校新任校长必须有在农村学校工作的经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参评省特级教师、县级及以上名师名校长和申报高级职称时,须具有在交流学校的任职经历。
有专家建议,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周转房建设、职称制度改革等措施需要加强。(记者 董洪亮)
首页 上一页 1 2 3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