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拯救?
孩子出现暴力行为的苗头,首先应该反思的就是家庭养育方式。但现实中问题孩子多是由学校责令到医院就诊,这意味着家长没有意识到问题
怎样才能不重蹈14岁杀童少年和10岁摔婴女孩的覆辙?如何拯救“恶魔孩子”?
汪玲华直言,孩子一旦出现这样的苗头,首先应该反思的就是家庭养育方式,“儿童暴力总体而言是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家庭环境起着决定作用。”
但现实是,许多问题孩子的家长缺乏相关意识。汪玲华坦言,在她一年接诊的20多个问题孩子中,几乎全部是由学校责令到医院就诊的,这意味着,没有一个家长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有行为问题。
汪玲华提醒,孩子一些不良日常行为的苗头若得不到纠正,长期积累,很可能会爆发,产生严重后果。
同时,当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汪玲华认为父母若用简单粗暴的打骂来教育,很可能会有反效果。因此,针对孩子一般的行为问题,汪玲华建议可采取几种方法进行疏导,“一是隔离法,让孩子做一些枯燥的事情,比如静坐、罚站等,用这种非伤害性的方法来惩罚孩子;此外,要让孩子自己承担结果,比如孩子拿了同学的橡皮,父母应该让他自己还回去,承认错误并道歉。必要时,应及时寻求帮助,比如咨询学校心理老师,到相关心理机构和医院咨询心理医生。”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