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打铁就要自身硬
如今火热的职业教育也曾走过一段尴尬之路,招生难、办学难、就业难曾是许多职教人的心头之痛。从冷到热,从失意到突破困境,职教完成了一次艰难转身。
“主要靠大刀阔斧的改革,从教师教学到实训基地建设,变化翻天覆地。”在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校长邓国平看来,苦练内功是职教发展的必经之路。“职教教师不能从书本到书本,要到企业学本事,教给学生真功夫。”
“围绕当地支柱产业发展要求,整合资源,设置适销对路的专业,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点。”中德职业技术学院航空航天与汽车学院院长李文说,学院主动分析市场,根据当地打造航空航天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大力发展相关专业,现在学生供不应求。
“原来,各职校眼睛向上盯高考,一心想着多考出几个大学生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得不到企业的认可,最后职业教育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中心朱圣芳分析说,“现在,职业院校以市场论英雄,学生就业好了,生源就好了,职教发展也有希望了。”
“经过几年的努力,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观。在黑板上学汽车的情况现在几乎没有了。”教育部职成司司长葛道凯说,“改革让职业教育走出了一条不同于普通教育的特色发展之路,在与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中,培养出受欢迎的学生。”
良好职业素养助力学生就业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高,除了技能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因素?对此,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校长邓国平的观点是:“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让他们走得更远。”
邓国平的观点代表了不少职教人士的看法。近年来,一批职业院校主动打破以往单一的技能教学模式,注重职业素养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备受青睐,体现出极强的就业竞争力。
职业素养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一个拥有良好职业素养的职校毕业生,往往更受企业的青睐,这也是职校学生就业率高的原因之一。
几年前,当邓国平把新生送到红星基地进行21天的封闭式职业素养集训时,还有学生给媒体打电话告状:“我们是来学习的,又不是来吃苦的。无论刮风下雨,每天6点准时训练;所有物品要一条线摆放,连鞋子都要分类。中职生学这些有什么用?”
但现在可不是这番场景了:学生们自觉按时起床,打扫内务,宿舍的整洁度不输军营;不着奇装异服,也不留长指甲,言行举止文明有礼;课上,一个班的学生常被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就是一个团队,与其他小组进行比赛,输了的学生争着承担责任。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