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高职招生与就业为何冰火两重天

2013-10-10 11:28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高职VS“二本”“三本”——

招生与就业为何冰火两重天

  在招生与就业两个紧密相连的领域中,很少出现今年这样的戏剧性现象:一方面高职招生连年生源不足,本科连年超计划招收——典型的“本科热”、“高职冷”;另一方面高职就业率高据首位,而“二本”、“三本”则持续就业低迷。今年招生结束之后,大家都在探讨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怎样消除这种不正常的现象,科学地引导考生着眼于长远的职业发展,根据自身情况和社会需求理性报考高校。

  ■林其天

  高校招生中的“本科热”、“高职冷”和就业市场完全相反的现象几年前已经出现了,但是今年已经发展到极致。从福建省来看,高职院校招生在前两年连续生源不足之后,今年向社会公布招生计划11.03万人,实际只录取了9.45万人。而本科层次却生源过剩,公布的招生计划为12.97万人,但实际上不少学校因为生源好追加了招生人数,最后实际招生13.12万人,比原计划多招了1500人。这种情况表明,招生市场出现了“本科热”、“高职冷”。

  而就业市场的情况与此恰恰相反,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人,再加上往年没有就业的19万人,就业压力之大超过了以往任何年份。而在就业困难人群中,普通本科,尤其是“二本”、“三本”毕业生占了绝大部分。在高职方面,据2013年就业蓝皮书统计,全国高职院校2012届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90.4%,福建省为95%。福建省2013年初次就业率91%,远远高于本科。这些情况又戏剧性地表明,今年的就业市场则是典型的“本科冷”、“高职热”。

  令人不解的是,在考生和家长的选择取向中,本科是“卖方”市场,只要是本科高校,不论老校、新校,不论公办、民办,不论办学地点远近,也不论就业前景如何,都不存在生源缺乏问题,即使再偏远、条件再不完善、就业也不看好的学校与专业,也都有考生愿意选报。与此截然相反的是,高职院校成了名副其实的“买方”市场。

  高职招生为什么成为“买方”市场

  高职院校成为“买方”市场,大致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本科院校兼办的高职专业和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生源较充足;2.公办高职院校生源明显好于民办高职院校;3.生源分布的区域差异显著,地处本省、附近省市以及大城市的高职院校生源好于地处边远地区的高职院校;4.专业分布不均衡,“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的分化更为明显,财经、建筑、临床医学等专业成为考生的热门选择,录取分数一般要高于高职录取线的200分以上,而化工、机电、机械制造等专业满足率则较低,一般要降分录取。此外,不少考生和家长还要详细了解甚至现场考查相关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校园文化、就业状况等等。

  总的来看,高职院校成为“买方”市场的原因,首先是生源总量变化所带来的。随着应届高中毕业生的逐年减少,上本科高校变得很容易,比如福建省今年只要理科121分、文科147分都可以被录取,于是部分考生不再珍惜被大学录取的机会,而刻意追求属于高层次的高校。同时,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那就是社会舆论环境的误导。进入本世纪后,曾经连续几年高考生源大幅度上升,例如福建省,2000年全省考生不足10万人,到2008年最高峰时达到32.7万人,客观上引发了全社会对高考关注度的持续升温。能否考上大学、考上什么样的大学成为背负社会关爱、个人奋斗目标、学校、老师乃至某个地方声誉的沉重负担,以“考试论英雄”成为普世价值,于是出现了热衷于炒作高考,热捧各种各样的尖子和“状元”,以重点和本科升学率评价和奖惩教育部门、学校、老师,再加上不少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营企业就业时对学历门槛的限定,还有寄生在高考身上的“产业链”的利益追求(比如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奖励金、庆祝宴等),都让人们表面化地、直观地认为只有考上名校、层次高的大学才有价值,才有光荣感和自豪感,反之就是一种失败、失落和失望,完全忘却了上大学的真正目的——毕业后做什么?到哪里做?怎么做?

  十几年来,本人结合工作情况,每年都和数以百计的考生及家长讨论这个问题,得到的大部分回答都是不知道、不考虑;普遍的回答是平常在班上第几名、年段第几名,老师认为可以拼一下名校、可以争取上“一本”、“二本”等;家长则跟着老师走,跟着舆论导向走,大都以自己的希望、关注和鼓励给孩子增加压力。正是这些各方面的社会力量所形成的“合力”,共同造就了当今社会在高考这个问题上对人才观、价值观的严重偏颇乃至畸型,造就了非理性的、不科学的社会舆论环境,误导考生和家长刻意追求上“本科”,能上“本科”最好要上“二本”,能上“二本”还要争取上“一本”,能上“一本”就要拼名校。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