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减负路上要跨几道坎(2)

2013-10-15 12:34编辑:【考文考理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家长:奥数班上与不上,升学就在那里  

  “你不去补习,但是人家要补,这样就拉开距离了,升学压力就太大了,减负在这种条件下咋能真正落实呢?”  

  今年中秋和国庆节两个假期,从记者对郑州市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调查了解情况看,除去举家外出自驾游的孩子之外,10天假期真正“玩”的时间不超过3天的孩子占了五成以上。就是说,中秋的3天假,只给孩子1天玩的时间,国庆7天假,则奢侈地给了孩子2天自由。  

  郑州市某实验学校初中一年级学生浩浩半是抱怨半是后怕地告诉记者,他之所以能够来到这所同学们都十分向往的中学上学,得益于他暑假的“恶补”:暑假期间,他补习语文花费25天,其中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作文各占一星期;补习数学花费20天,其中数学课本复习10天,奥数补习10天。  

  “不是说教育部已经明令禁止中小学生上奥数班,并且规定到2014年高考试卷也不得再出涉及奥数方面的试题吗?”记者问浩浩妈妈。  

  浩浩的妈妈顾女士一本正经地告诉记者:“不让上补习班?不让上奥数课?国家说义务教育阶段升学不准考试,为什么孩子小升初还要考试,并且报名2000多只录取400人呢?为什么第401名只差2分就要托关系写条子,凭着面子还得交1.8万元才能上名校呢?俺家浩浩牺牲一个暑假的时间上补习班,虽说花费几千元钱,可是不求人,不丢面子,体体面面地不花钱上了名校,你说哪个划算?”浩浩妈妈意味深长地一声叹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啊!”    

  “减负,让孩子玩?素质教育,让孩子在玩中长见识?可能吗?”孩子在郑州市一所重点初中读书的刘先生直言不讳地说:“中国的国情是什么?考场上见高低!从古代延续下来的科举制,到我们经过改良的考试制度,还不是一张试卷定乾坤?”  

  今年就读小学六年级的少年李华,明年将升入初中。李华在班上是学习委员,成绩稳居前三名。对于是否让孩子进补习班的问题,李华的妈妈犹豫了几天之后,还是选择了上。她认为,升学体制不改革,国家的用人制度不改革,减负难以真正落到实处,“你不去补习,但是人家要补,这样就拉开距离了,升学压力就太大了,减负在这种条件下咋能真正落实呢?”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