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光鲜下师资短缺
继续教育沦为钱袋子
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统计显示:“2012年全国1600所高校的成人本专科招生438万人,68所试点高校的网络教育本专科招生570.4万人。”这个规模远远超过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685万人的招生计划数。
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全国设有60多个教学中心,分布在27个省、市和自治区,目前在校学生25140人。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则透露,依托该校学科优势和分布在全国17个省市的100多个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 形成了以高中起点本科、专升本为主的理、工、医、文、管、法、农等多学科体系。
然而,众多的学生数量、广泛分布的教学网点只是表象,继续教育表面的光鲜下是严重的师资短缺,尤其是优质师资的短缺。
以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为例,据介绍,目前中国人民大学继续学院在读生超过5万人,与之相对应,继续教育学院的师资力量则是副教授职称以上23人,教授6人,讲师6人。
某著名大学的一位教授向中国青年报记者透露,“高校中稍微有点社会名望的教授和学术水平的老师,根本不屑于给继续教育学院的学生上课。因为那是一块被边缘化的地带,弄不好会让自己跌价。”
那么,面对数以万计接受学历教育的学生,高校继续教育学院怎么解决严重的师资短缺问题呢?北京一所985高校继续教育学院负责人透露,他们建有一个2000人规模的兼职教师资源库,主要是其他不知名高校的老师和社会公司企业的人员,然后根据生源、地域、专业等情况选配老师,对外授课时统一称为“本校的‘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
“都给继续教育学生配本校最好的老师,肯定是亏得一塌糊涂。”上述这所985高校继续教育学院负责人透露,“用一流大学牌子招生,让不入流教师上课,发国家承认的大学文凭,是高校继续教育学院生存的不二法门。”
对于这种客观现实,李德芳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坦陈:“继续教育在很多高校都被边缘化,没有纳入高校整个体系中,缺少归口管理、职责不清,缺乏教学质量监督评价体系,只是作为创收的‘钱袋子’在使用。”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北京高校继续教育学院知情者证实了李德芳的说法:“我们每年招收1000多名学历教育学生,就可以给校本部贡献6000多万元利润。那些继续教育学生数量在两万以上甚至更大规模的高校,继续教育学院给校本部贡献的收入是以亿元为计量单位的,这样才能在高校拥有发言权。”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