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中国科大少年班探秘:让早慧的梦想绚丽绽放(2)

2013-09-24 10:10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但大一的“数学分析”考试给王嘉骝一个下马威,只考了69分。“当时有点后悔,觉得吃亏了,到其他院系可能轻松些。”王嘉骝说,但咬咬牙挺过来后,今天回头看,感到很值,跟许多不同专业的高手一起学习、交流,眼界和思路都要宽广些。

  “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专业,即使遇到学习困难也能坚持。如果你规定他学什么,学习动力就不够。”陈旸说,少年班的学生很自由,并不要求他们今后如何如何。这好比盖房子,先打好盖大楼的基础,至于你今后想盖几层,自己决定。

  “少年班的学生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在毕业后做职业选择时,敢于挑战跨度很大的领域。”陈旸说,一般拿到博士学位要到二十七八岁以后,在这个年龄,选择更现实、谨慎。少年班学生要小几岁,更敢闯、敢试,这是创新的必备素质。

  此外,少年班还从全校聘请了60多名教授担任“学导”,指导学生进行选择专业、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以及选择科研课题等。

  “少年班最吸引你们的是什么?”面对这个问题,几名同学不假思索地说:“自由,自由选专业,自由选课,自由选导师……”

  同一个宿舍,都刚满20岁,都将赴美国名校攻读博士学位,竺紫威、何淼、陈章麒、杨洋4人毕业前玩起了文艺,要拍一部《新笑傲江湖》的短片,作为大学生活的纪念。竺紫威当导演,与何淼一起完成了剧本,陈章麒担任跑龙套和部分剧务工作,杨洋负责后期处理,2009级少年班全体同学都参与拍摄。

  “社会上有一些误解,以为少年班的孩子只会读书,智商高、情商低,其实他们非常阳光活跃。”陈旸说,多年来,在全校性合唱、辩论、足球、篮球、围棋等文体比赛中,少年班屡次夺冠。在全校70多个学生社团中,10多个社团的负责人是少年班的学生。

  培养各领域的领军人才

  这些年来,当“神童”们没有实现我们的诺贝尔奖之梦的时候,当早期几个典型人物后来在学业和事业上遇到曲折时,质疑之声不绝于耳。

  对此,陈旸用数据给予了回答:在已毕业的约2700名少年班(包括零零班)学生中,91%以上考取国内外研究生;约19%的校友在科教界从事学术工作,至少有210多人在国内外著名大学做教授,其中100多人在欧美一流名校做教授,仅哈佛大学就有6位;70%以上校友活跃在海内外经济、IT、金融、制造等领域,从事核心技术研发工作,其中在世界500强任职的超过35%;当选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会士4人,美国物理学会士6人,获得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麦克阿瑟天才奖等重要奖项的超过100人……

  尤其让陈旸引以为自豪的是,去年,哈佛大学教授庄小威和斯坦福大学教授骆利群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他们都是少年班的毕业生。庄小威当时才40岁,创造了美国科学院最年轻的华人院士的记录。在工商界,也涌现出像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这样的人物。

  30多年来,作为中国科大乃至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少年班从未停止改革的脚步:1985年创办“教学改革试点班”,从考入中科大的新生中挑选一批最优秀的学生,与少年班学生一起学习生活,相互促进;上世纪80年代,在国内高校最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2008年,成立教育部“少年班-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同年少年班发展成学院;2009年,创办“创新试点班”……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