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专家谈如何走出学生减负困局(4)

2013-09-06 12:19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怎样形成减负的合力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郭元婕

  减负不能不靠政府,但是也不能仅靠政府,需学校、家庭、社会和媒体的通力合作。以往减负收效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没有得到其他方面的配合:一方面是政府规范学校,忙着“减负”;另一方面则是家庭联合社会,忙着“增负”。结果是政策越出越多,负担越减越重。

  “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长、学校和媒体理解其价值,达成共识,这是多方合作的前提。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需要媒体积极配合政府发挥舆论导向功能:让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和家长认识到“提前教育”和“高强高压教育”的危害,理解“零起点”教学规定的合理性。只有减负的理念深入人心,减负才有可能顺利推行。

  减负需要学校、家庭、政府和社会各界合力营造良好的校内外环境。校内环境的营造需把握两个着力点:一是构建家庭和社区多方参与的学校管理新模式。这不仅可以监督学校在“均衡编班”、“规范考试”、“等级评价”和“每天锻炼1小时”等减负规定方面的落实情况;也可以增进家长和学校、老师之间的沟通、理解与信任,缓解家校矛盾、师生矛盾,减少择校行为。二是政府和学校要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有效的培训,提升其专业素质。“体验式作业”、“形成性评价”等减负措施,归根结底需要一线教师来实现。只有教师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师德、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做到因材施教。

  校外环境的形成则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区以及社会机构,尽可能地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供相应的探究和实践的场所,使学生减负后的校外生活更加丰富。构建校外学习与实践环境,需要由政府牵头,建立学校与附近图书馆、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和公园间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查询资料、进行科学探究提供便利条件。政府应当鼓励并协调各企事业单位开放可供学生参观或实习的场所,扩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对职业多样性的认知。

  减负还需要各级政府间的协调与合作,以保持政策的一致性。既需要教育系统内各级教育行政机构之间的合作,也需要教育行政机构与其他政府部门间的合作。教育督导同时具有督学与督政两种职能,不仅可以对减负不力的部门、学校进行监督,定期发布减负督导报告;同时能够对地方政府在减负方面的政绩进行评估,查找造成减负不力的症结。因此,应当强化教育督导职能,使减负真正落到实处。( 2013年09月05日 16 版)

首页 上一页 1 2 3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