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数字海啸"席卷全球教育界 中国大学如何应对?(4)

2013-08-09 10:30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面向未来,发展适合中国自己的在线教育

  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困境,但不得不承认,“幕课”确实为大学指出了一个改革的方向。接下来怎么走,仍需要中国大学不懈的探索。

  加入美国的“幕课”平台给我们的大学提供了近距离学习国际先进在线教育的机会,但是决不能作为我们的终极目标,有些方面,解决中国大学自己的问题,还需要大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去创新,建设自己的在线教育平台。复旦大学新闻中心主任方明指出:“加入某个联盟,只是一个开放的姿态而已。这些联盟也不会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拯救者。”在他看来,当前中国大学能做的,也是最迫切的,是通过“幕课”,改善教学理念、提高教育质量。

  至于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其实,美国的“幕课”也没有给出很好的答案。陆昉认为,通过加入美国的高水平“幕课”平台,可以一方面直接借鉴他们的课程辅导我们的学生,另一方面利用这个平台来推动我们国家的教学模式改革,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比如说以后的计算机教学,所有的课程不采用面授,都是采用这一种模式。我们把最好的计算机课程讲授内容全部放在网上,我们的老师更多的来组织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目前,清华大学、复旦大学都已经开始了类似的将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结合起来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另外,对于学习者关心的学习成果认证问题,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正在积极探索学籍、学分、学历证书等管理制度的改革,探索建立适应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和终身教育体制要求的在线教育管理制度。据国家开放大学校长杨志坚介绍,国家开放大学承担了教育部交办的关于学习成果认证、积累、转换的制度框架研究任务,并通过“学分银行”的形式逐步开展实践。将来,国家学分银行的建成或许将为学习成果的认证提供一个很好的模式。

  当然,仅仅这些还不够,配套的国家信用体系建设、多渠道的在线教育投入机制等也需要逐步完善。另外,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有很多种,中国大学在应对“幕课”来袭的过程中,所面对的全部复杂问题也不可能只有一种答案。

  和简单地“舶来”相比,接地气的原创,显然更符合实际。因此,发展充满个性的中国在线教育模式,推动高等教育的变革,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探索。

首页 上一页 1 2 3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