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三周年发展新面貌

2013-07-16 12:43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满目葱茏万象新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三周年综述

  3年,对于一项历时10年的教育改革发展战略而言,从踌躇满志、虔诚起步到整装待发、锐意创新,预示着一个继往开来新阶段的到来。

  2010年7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成为未来10年指导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而今,回望教育规划纲要走过的3年历程,民生、变革、跨越,是纲要带给我们的启示。以人为本、求真务实、攻坚克难,是我们的期冀。

  3年来,从党中央、国务院,到中央各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学校,纲要已从一份蓝图变为一股席卷神州大地的力量源泉,引领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异地高考方案从无到有,这是教育公平的重大突破;义务教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85%的入学率到100%的入学率,这是教育普及的重大突破;4%的目标从上世纪90年代首次提出,到2012年中央和地方财政予以坚决保障,这是优先发展教育的重大突破……

  一项项重大突破,是中国教育以改革者的姿态面向未来的庄重宣言;一次次改革创新,是民生期待在教育领域最直接、最深沉的映射。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纲要的3年历程,实实在在地带来了中国教育发展的新面貌、新起色、新格局。

  优先发展激发深层活力——

  办了多年想办没有办成的事儿

  优先发展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同志和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同采访十八大的中外记者见面时讲话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2010年7月,纲要的颁布实施不仅指明了未来10年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也以国家意志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在纲要颁布之际召开的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优先发展教育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在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强力推动下,围绕4%的实现,全国上下同心协力,迎来了教育投入机制改革的全新阶段。

  2013年3月5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再次站在人民大会堂的讲台上,语气坚定地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五年累计7.79万亿元,年均增长21.58%,2012年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

  4%,何止是这位共和国总理的深深期待?作为一个多次写入文件却迟迟未能实现的目标,4%牵动的是一个崛起的民族优先发展教育最深层的渴望!多年想办没有办成的事儿,一朝得偿所愿!实现4%,是落实纲要迈出的重大一步!

  纲要明确要求,“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而按当年2.2万亿元的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测算,要比纲要实施前的2009年增加1万亿元!年均新增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便要达到3000多亿元!谈何容易!

  2010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加大教育投入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为实现4%提供机制保障。2011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要求各地政府公共财政支出预算保证财政性教育支出的法定增长,预算执行超收部分优先用于教育。

  各级政府纷纷跟进:2010年,青海全省教育经费达到94.92亿元,是过去10年总投入的两倍多;江苏省2012年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达到18.74%,高于中央下达比例0.74个百分点;重庆市2012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475亿元,比2011年增加116亿元……

  3年来,国家及各级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随之而来的是办学条件的较大改善、生均经费的较大提高和一批教育改革发展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的落实,中国教育因此翻开了前所未有的新篇章。

  仅纲要颁布头两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就连续两次上调,1568万名学生受益;普通高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从原来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3000元,惠及43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20%。

  从思想意识到行动方略,一以贯之的优先发展精髓,激发的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深层次的活力。

  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为例,3年来,各级政府倾其所能,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力图做大另一块“蛋糕”,为更多孩子搭建更为广阔的成才空间。

  2011年,国家遴选1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予以重点“武装”,校均投入1000万元,重点打造职业教育的国家级“重点学校”;组建近500个职教集团,5600多家企业参与,涉及43个行业,覆盖30%的中职、80%的高职院校;各类社会教育培训总量达600万人次,从职业学校走出的“洋务工”人均年创汇折合人民币15万元。

  民生内涵助推教育公平——

  许多想都不敢想的事儿成了现实

  2011年,我国首次设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入园。

  2012年,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中学羌族考生兰易以619分的成绩,幸运地成为恢复高考后九寨沟县第一个考上北大的学生。“如果没有连片扶贫定向招生政策,要考上这么好的大学想都不敢想。”兰易兴奋地跳了起来。

  这一年,国家首次面向680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启动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定向录取新生1.2万名,使贫困地区上一本院校的考生同比增长10%。

  2013年,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班仁乡班仁小学两层楼的食堂里,每个学生面前都是一大碗土豆丝黄豆芽辣椒炒肉的菜盖饭。

  两年前,贵州集中连片特困区的65个县成为国家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县。当年,贵州省投入近7亿元专项资金,在全省村级以上学校建起9961个食堂。次年,又为3404个教学点简易食堂建设提供每校1万元的补助。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纲要从诞生之初就将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放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3年来,一项项关乎教育公平的新政出台。

  学前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将使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提高10个百分点;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每生每天补助3元,直接受益学生约2600万人;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