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3)让儿童过自己的节日
“六一”节,台上表演着精心排练的节目,台下的学生却不那么领情。起初的几个节目,还配合着鼓鼓掌,后面大部分时间里,他们要么目光呆滞,要么左顾右盼,要么借机跑进跑出……
儿童节,是不是只有这样一种过法?
不如让学生们来说说他们想怎样过“六一”。吴江实验小学“我想这样过‘六一’”的征集活动就这样开始了。许多学生表示,他们不想被动参与,想开心地玩一玩。
从此以后,吴江实验小学的“六一”节,再没有了师生们的紧张排练,也没有了领导讲话、队员致辞和没完没了的节目表演,取而代之的,是儿童自己推荐设计的各类游戏。学校30多个教室,开设了30多项游戏:一(1)班的“套套圈”、一(2)班的“蒙眼敲锣”、二(3)班的“小猫钓鱼”、三(1)班“蒙眼贴鼻”……体育馆里,设置了“我行我歌”、“我行我舞”、“我型我秀”、“我行我书”、“我行我画”五个舞台,没有固定节目,没有事先排练的演员,想唱歌、想跳舞、想展示自己特长,都可以自告奋勇。校园顿时变成了游乐园,学生们一脸的笑容,一脸的欢乐。
这样的“六一”,连学生们的步伐,都散发着节日的欢快;这样的“六一”,连忙碌的老师,也都有了儿童的姿态。
故事(4)宣传画,可以低一点再低一点
一次,学校向学生征校园安全游戏和活动宣传画。一周后,一个个安全游戏小方案、一幅幅富有创意而不乏安全警示内容的儿童画出炉啦。
这些色彩丰富、风格不一的宣传画,图文并茂、栩栩如生,从不同角度告示同学们活动时要注意安全、下楼梯时不要奔跑……学校总务处利用双休日将学生们的这些画逐个固定在离地1.6米的墙上。这个高度,学生们既不容易在玩耍时碰到画框,比较安全,也和每个班级挂的寄语牌、教室牌统一起来。
周一,学生们开始进入校园,他们不时在走廊宣传画前仰着头,举着手,看一下墙上的画,就走开了。这一细节被姚虎雄校长捕捉到了,只见他挽着一个一年级小朋友的手,走到一幅宣传画前蹲了下来,和小朋友一起仰起头交流起这幅画来。
早读课间,姚虎雄找到了总务主任:早上我走了一圈,这些宣传画效果不错,但可能在悬挂高度上有点不足,是否考虑把画往下降一点,毕竟,这些宣传画是给学生们看的。
经过调整,学校把中低年级宣传画降到1.1米视平线高度,中高年级宣传画调到1.4米视平线高度。果然,第二天早上,学生们很方便地站在宣传画前指指点点,谈笑着,议论着,一个、两个、三个,人越聚越多。
在姚虎雄看来,成人的高度和儿童的高度是不一样的。从儿童出发的高度,才是教育的高度。(时晓玲 胡方奇)
专家点评
儿童立场:认识并珍视童年价值
■成尚荣
姚虎雄,一名优秀的小学校长。你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他有一个习惯性动作:喜欢不时咧咧嘴,幅度不算大,频率也不算高,偶尔还会舔舔嘴唇。正是这种习惯性动作,让我认定,姚虎雄很像孩子,并且是一个调皮的孩子,他心里永远驻着一个儿童。
一个心里永驻儿童的人,会更爱儿童,更理解儿童,更能发现儿童。从这个角度说,他提出教育要坚守儿童立场是必然的,把儿童立场当作教育的内在法则也是必然的。姚虎雄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他对此认识得更深刻,行动更自觉,并由此生发出自己的核心理念和教育主张:承“爱德、求真”校训,办生动大气教育。不难理解,姚虎雄已将对儿童的认识提升到理性层面,这一内心法则也成为他的信念。
究竟怎么理解儿童立场,怎么理解教育的内在法则,这是一个学理上还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从姚虎雄的阐释与讲述的故事看,他将儿童立场及其内在法则聚焦在认识并珍视童年价值上,即把认识并珍视童年价值作为儿童立场的核心要义。只有真正认识并珍视童年价值才可能构造并坚守教育的儿童立场。反过来说,怠慢、忽略、丢弃儿童价值,其固守的一定是成人立场,即使提出儿童立场,那也仅仅是一个词而已,其内核已被成人的意愿、利益所替代,由此所演绎的制度、行为也只能是虚假的、虚伪的。
认识并珍视童年价值,其潜在预设是,童年是有价值的,童年价值在儿童身上,我们的任务是要承认并发现它。对此,姚虎雄做得很到位,他用理解、宽容、呵护来发现。于是,才有了学校墙上的一切东西要低点再低点,一切设施设备都向儿童开放、为儿童服务,所有的节日都是真正属于儿童自己的。于是,才会有“一师一卷”的考试革命。完全可以做这样的判断,在姚虎雄所领导的吴江实验小学,儿童立场体现童年价值,而童年价值就在儿童的生活中。
姚虎雄对童年价值的承认和发现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其一,童年的价值在于儿童是一种可能性,而可能性是种创造,它指向儿童的未来,也关照儿童的现在。教育的使命在于帮助儿童发现自己的可能性,实现自己的未来之梦,教育的价值在于对童年价值的发现中。其二,童年价值在于幸福童年为幸福人生奠基,有什么样的童年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因此,教育对儿童的未来负责,必须从童年的幸福开始,决不能给儿童留下“童年的伤口”。其三,童年价值在于促使教师反思和教育行为的改变。说“儿童是成人之父”,其深刻意蕴是教师从儿童的发展中发现自己,反观自己,发展自己;儿童既是受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教师也应向儿童学习。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