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全国时兴的通识教育,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要理清一系列问题:为何要通识教育?怎样开展?和专业教育有什么关系?教学效果如何等等。通识教育是指在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领域获取通识,是一种更利于培养健全人格和博雅精神的教育理念,应当是面对所有大学生的教育,属于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与专业教育可以互相补充。而现在许多大学的所谓通识教育,只是搞各种知识“拼盘”,或者学点琴棋书画、知道一点“国学”常识之类,这当然需要,却又是很不够的。通识教育的主干,应当引导学生接触人类文化经典。
温儒敏说,在短短三四年宝贵的大学时光,与其浮光掠影读许多 “节选”或概论,东张西望听各种“好听”的讲座,还真不如通读一二十种经典。各种“概论”、“文学史”、“哲学史”和“艺术史”也有用,可以提供基本的知识背景和书目,但这不能取代原典的通读。要读一些基本的经典,文科理科都要读。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阅读经典,要的就是那种了解、思考、涵养的过程,这是精神成长的必须途径。 (记者陈小雁 王睿)
首页 上一页 1 2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