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大学生贷款购买时尚数码产品,却无力按期还贷——负债消费引信贷风险谁来担
付业兴 绘
□事件回放
武汉有大学生通过办理小额贷款购买新上市的手机等电子产品,因逾期未还贷款背上信用污点,引起社会热议。
小额贷款走进大学生生活
近日,武汉的一名大学生致信某媒体,称自己为了在情人节给女友买iPhone5手机,在商场办理了分期付款,首付2000元,12个月还清,每月还399元。因为没有控制好消费,他担心没有办法还款,留下不良信用记录。
有媒体采访了消费金融服务供应商——捷信中国,称该公司近期做过粗略统计:从2012年1月至今年2月底,2万多名武汉大学生办理了担保服务,额度超过1.6亿元。
记者联系到了捷信中国,该公司有关人员表示,该媒体披露的这个数据不属实,他们并不知道这样的数据出自何处。不过,捷信中国表示,其目标客户为18至55岁的持有中国大陆居民身份证的人士,主要群体为农民、工人、白领、个体工商户等,18周岁以上的大学生确实属于他们的客户范围。该公司对于大学生群体客户的特点是这样描述的:渴望新潮数码产品、不愿等待和存钱、对商品分期付款尤为感兴趣等。
记者还在捷信中国的网站上看到,此种分期付款不要求申请者提供担保或者抵押物,客户在与捷信有合作的商店选购耐用消费品(如手机、电脑、摩托车等)时,可以在店内直接申请此商品的分期付款服务。捷信的工作人员表示,大学生主要购买的是手机、手提电脑等物品,购买时需要出示身份证和学生证,可申请的额度与其他客户一样,在540元至10000元之间。
对于致信媒体的大学生所担心的信用记录问题,捷信公司的相关人士表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所有申请这种消费金融服务的客户信息他们都会上报相关金融机构。
麦肯锡等研究机构报告显示,消费贷款正日渐为中国年轻一族接受,成为他们购买实用电子产品的支付新选择。
信贷行为引发的风险引关注
家住东北的林先生对大学生贷款买如此高档的手机并不认同,在他看来,这些没有固定经济收入的大学生是在盲目攀比、跟风消费。“如果出现无法还款的情况,还不是需要通过‘啃老’来填补亏空,把风险转嫁到父母身上”。
更多质疑针对的是为学生提供这种消费金融服务的商家,认为其有诱导没有固定经济收入的大学生进行消费的嫌疑,是一种不道德的商业营销行为。
1 2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