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学习奥赛的罪与罚
在学业繁重的高中3年,选择通过学科奥赛获得保送资格,还是通过自己的文化课成绩考取一所理想大学,对很多学生和家长来说是艰难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次赌博。
“参加学科奥赛势必会牵扯精力,影响其它学科的学习。”王林说,学校在高一组织各学科奥赛兴趣小组时,也会综合考虑考生的学习成绩,如果本身学习就比较吃力,就不建议他们再参加奥赛的学习,“对于有余力、学习效率高的学生来说,学数学、物理等学科的奥赛能锻炼他们的逻辑能力、分析能力。”王林说,最终通过奥赛获得保送资格的考生,也都是平时的尖子生。“我高中3年的业余时间大都给了物理奥赛。”王昌青说。青岛58中的刘睿诚也表示,别的同学都在上自习时,他会一个人到学校机房攻克信息学的难题。
青岛2中每年都有数十名学生通过学科奥赛被保送到一流名校,但2中校长孙先亮对奥赛却不是一味的“好评”,他甚至对教育部取消奥赛保送拍手叫好。在孙先亮看来,奥赛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早已经有了浓重的应试痕迹,“2中校园里的社团活动种类繁多、非常精彩,但奥赛的学生大都无暇顾及,高中3年错过了很精彩的一部分。”今年,青岛2中获得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共2个校长实名推荐的名额,在争夺这两个名额的面试环节中,奥赛学生表现出来的语言表达、知识面、现场应变等综合素质普遍逊于非奥赛学生,“不参加奥赛的学生大都在学生会等社团担任过学生干部,有着比较丰富的经历,相比之下奥赛学生的高中生活比较单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人们关注的往往是通过奥赛获得保送的学生,其实还有一批学生耗费了3年时间,但却没有获得一等奖,无法被保送。青岛一所重点高中的小陈就是其中之一,他虽然获得了保送资格,但没有通过高校的保送生录取测试,回到了与其他同学相同的起跑线上。“浪费了那么多时间学竞赛,肯定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估计能考上本一批的高校就不错了。”小陈的班主任惋惜地说。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