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发现,在上述4个分论点的具体论述中,张文几乎照搬了周文的原文。
以首个分论点为例,张文全段共328字,且在段尾注明了引用标记“[1]”。事实上,该段几乎每句话都能在周文的各个部分找到出处,区别在于仅调整了个别字词。
接下来的3个分论点没有再注明引用标记了。但是,几乎每句话依旧能在周文里找到出处。例如,第2个分论点共276字,近220字与周文相同;第3个分论点、第4个分论点分别257字、423字,对应约有210字、320字与周文一致。
这意味着,张文约1200字左右的第一部分,大约65%的文字可在周文这篇“参考文献”中找到原文。
周文的“影子”还出现在了张文的第二部分“强化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该部分分为“始终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红线,深入强化高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理念”等三个论点。其中,第一个论点的两个分论点可以在周文中找到意思相同的分论点。
第二、三个论点,则有不少内容来自第二篇“参考文献”。该文献系发表于2002年第6期《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探索》,作者方晓红。
其中,张文“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树立严格的纪律观念,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等分论点均与方文一字不差,且具体论述也仅删改了个别字句。
据记者初步人工比对,总体看来,这篇约6000字的论文,与参考文献完全无关的原创内容,大约不到1000字。
张世友其余被举报的8篇论文,也存在类似较多引用参考文献的现象,有的约占三分之一,有的大致占一半篇幅。
重庆师大校方已介入调查
重庆师范大学科研处一位罗姓负责人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目前,校方已经将前述论文用学术不端的检测系统进行对比,同时也邀请了专家进行人工比对。由于被举报的论文篇数较多,检测暂时没有完成。
张世友不认为自己是抄袭,“抄袭肯定是不对的了。尤其是明知故犯,就更不对了。”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被举报,可能是有些人“恶意打击”。
他向记者解释,用今天的标准来看,那个年代的论文肯定有不规范的成分,但至于构不构成所谓的学术抄袭、学术不端,“真是10年前标准不一样”。
张世友说,按照当年编辑部的要求,一些参考文献只需在文末整体罗列,而不需要逐一对应注释。而在当时,有的文章引用了别人的东西,后面却什么参考文献都没有,“那个时候这种情况多得很”。
“按照一般过去的说法,引用量三分之一都不过分。”他说。
“时代不同,基本要求和标准也不太一样。如果说后来学术规范出台了,我写的东西还出现问题,那我任何话都没有。”张世友说,10多年前,学术不规范的现象很多,“说实话,你不信可以随便找一篇之前的文章查查,多少都有问题的。”
不过,记者在1984年颁发的《图书、期刊版权保护试行条例实施细则》中看到,该细则第15条已经规定,“适当引用”指作者在一部作品中引用他人作品的片断,凡引用一人或多人的作品,所引用的总量不得超过本人创作作品总量的十分之一。
前述罗姓负责人表示,除了被举报的10篇论文,张世友发表的所有论文他们都要检测一遍,“不然,解决了一个问题,之后别人又提出来”。(记者 卢义杰 实习生 王景烁 汪诗韵)
首页 上一页 1 2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