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形色色的排行榜,反映出价值观的多元化
记者:现在社会上有形形色色的大学排行榜,不但有对大学综合实力的评价,还出现了“造福排行榜”、“校友杰出排行榜”等等。我们看到,公众对其质疑之声也始终存在,有人质疑其“牟利”之心,有人质疑其评选标准之公正与否,有人质疑其数据是否科学、客观。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大学、公众又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和视角来对待这些排行榜?
龚克:“形形色色”这个词用得贴切,当前的大学排行榜真的是五花八门,这反映出当下价值观的多元化。从言论自由的角度,可以允许多种排行榜的出现。但从社会责任的角度看,就应该关注各种排行榜对大学、大学生以及公众所产生的导向是否正确。
必须看到,公众对于大学排行榜是需要的。老百姓要知道哪些大学办得好、好在哪。
现在每年大约1000万人要考大学,加上他们的亲朋好友、中学教师等,多达几千万人。还有已经毕业的校友,他们也希望了解自己的母校发展如何,这部分的人群是上亿的数量。同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公众不仅关心本国的大学排名,也关注全球大学的排行,这就是近年来有好几种世界大学排行榜出现的原因。
当下,在难以做到对大学教育质量给予科学量化的评价又无法禁绝排行榜的情况下,如何发挥大学排行榜的积极作用,并尽量减小其可能造成的误导?
我想,首先,应提倡各个排行榜把基础数据和统计模型公开,接受监督和评论;其次,要允许多样化的排行榜差异化发展,为公众提供多视角的比较;再次,还应该鼓励对于各种排行榜的评论,要让公众明确地知道大学排行榜提供的信息的不全面和不精确,从而做到对其不盲从。真理越辩越明,正确的导向需要在比较鉴别中真正发挥作用。
增强战略定力是大学应有的自觉
记者:我们看到,日前,比尔盖茨也对美国的大学排行榜做出批评,认为当下的美国大学排行榜在对学院进行排名时,没有任何反馈机制。而且,盖茨认为学校评级标准的关键不仅仅在于是否能招收到最优秀的学生,而应该着重看学校是否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教育。这就涉及一个重要问题,大学排行榜究竟该如何制定评价标准?
龚克:对于这个问题,要将主观愿望和客观效果统一起来看。比如,在主观上排行榜可能只是想把各校论文数量“客观地”排列出来告诉人们,但客观上却往往总是起到促使大学追求数量的作用。所以,排行榜承载的功能并不在于主观愿望,而更在于客观效果。因此,社会效果和责任是排行榜作者应有的文化自觉。同样,增强战略定力、不为一时一种之名次所左右,也是大学应有的自觉。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