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育仍然是影响大学生政治理想和人生信念形成的基本途径,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也有一定的影响
⒈家庭教育和父母言行对大学生政治信仰和人生信念影响最大
调查中,选择“家庭教育和父母言行”作为对大学生政治信仰和人生信念影响因素的约占57.8%。其次是“学校教育和书本知识”,约占29.1%。选择“主流媒体的舆论宣传、英模事迹”和“影视媒体如励志片、偶像剧等”的被调查者各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0%和3.1%。从访谈和座谈中,我们得出如下认识:学校教育与书本知识在大学生政治信仰和人生信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对于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层次和品味不可或缺,这也正是教育的价值和魅力所在。
调查发现,学校教育和书本知识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表现出了目前学校教育比较成功的一面。具体到“两课”教育和政治学习课程对大学生的影响,52.9%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有一定的影响”,7.5%的人觉得“影响很大”,选择“取决于授课教师的讲课水平”的也有16.2%,选择“没有影响”和“反感”的分别为16.2%和7.2%。可见,“两课”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仍然是有必要的,但应注意到教师水平的参差不齐对“两课”教育造成的截然不同的影响。因而,在如何改善“两课”教育的接受度,提升“两课”课堂的生动性,提升教师的授课水平,仍是高校教育中一项艰巨复杂而又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⒉大学生对网络和新媒体的作用认识较为全面、理性
当大学生面对官方媒体与网络草根媒介的报道差异时,其态度值得关注:倾向于相信官方媒体的占总人数的25.1%,相信网络草根媒体的约占7.5%,选择“综合两者加以权衡”达到了59.9%。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佐证了当前大学生对于各种媒体作用的理性态度,这是一件可喜的事情,是硬币的其中一面。硬币的另一面也表明,主流媒体的引领作用和影视网络媒体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都还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主流媒体的舆论宣传还需要在宣传的形式和内容上作更适合大学生认知特点和认知心理的改进。影视媒介在对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人生信念影响最小,只有3.1%的被调查者认可其影响力。这也在一定意义上表明,尽管中国的电影事业发展迅速、生机勃勃,但距离真正实现其教育、教化功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励志类电影在众多商业大片的轰炸宣传中显得冷落、寂寥,甚至无人问津,成为中国电影的短板,这与西方电影甚至印度电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在深层次上触及到中国电影在市场经济和国际化的浪潮如何定位,以及持续、健康发展和特色发展的问题。
几点思考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既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家庭伦理、敢于负责等优良因素,又表现出注重个体、追求人生价值实现等鲜明的时代特征。从整体上看,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是健康的,如积极进取、乐于拼搏奋斗等,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需要进一步阐明和适时加以引导。
⒈当前大学生健康思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乃至正确政治信念、社会理想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共同承担的系统工程
调研表明,家庭、学校、网络媒介、大众影视、娱乐传媒、社区等在其中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需要更为密切的配合和广泛的合作,尤其是各方面的自觉参与,这是一份责任,也是一份义务。进一步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自觉性,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培养孩子对于社会的责任和担当,应该成为每一位家长最真诚的追求,也是对于社会的健康发展所应尽的义务。高等教育应该发挥出凝聚社会共同理想、提升道德品味的关键作用。其他方面的教育也应该具有越来越多的自觉意识,积极地参与到这一工作中来。
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培育其建立积极的政治理想和社会追求,应该从有利于个体的发展和自我实现出发,采用法制保障和理性引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思想状况整体上呈现出纺锤状,被调查者对幸福的理解,仍然主要停留在修身、齐家的阶段,而对于治国、平天下,他们似乎觉得有点遥远,多表现为对现实的反省和美好社会的期盼。这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想大致相匹配。这也就决定了社会理想的形成重要的是要注重个人的发展,而共同理想的凝聚首先需要保障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这与以往过分关注集体、甚至泯灭个人的观念有了很大的不同。这就需要当前注重法制建设,通过法制建设保障人们正当权利的实现,进而为实现为大多数人谋发展的政治理想和社会追求奠定基础。
⒊当前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认同对于大学生健康思想品质和积极理想追求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能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保持着自己民族所特有的善良和传统”,是许多被调查者对于“幸福”的理解。当前大学生对于家庭、亲情、友情的珍视,对于社会、时代的健康发展,对于国家、民族的前途的关心,都表明在基础教育和传统教育中加强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良传统的教育是重要的,也是必须的。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青睐和认可,也从一个侧面为我们改善和提升“两课”教育的质量提供了启示。高校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在这一领域应该是大有可为的。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这不仅涉及到传统的教育和平面媒介,而且还有新兴媒体都应该对此有一些思考和行动。如果新兴媒体在其方兴未艾时期就能够带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特色和浓郁的社会关怀,必将能够在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最后,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其影响力就本次调研来看虽然有限,但其影响力无论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均已经逐渐显现,正常、规范的管理机制和运营机制的建立仍然是必要的。从媒体监管和社会教育的角度考虑,一方面建立新闻媒介和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资质审查制度是必要的,另一方面加强相关法律的立法工作也应该提上日程。
(调查人:曹守亮、刘维芳、姬文波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