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就是,四六级证书还在就业中派用场,一些用人单位明确提出要看六级证书,并要求达到一定的分数;还有的地方将四六级证书与就业落户政策相挂钩。所有这些利益因素的纠缠,使四六级考试变异的几率很难得到有效遏制。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基本上采取应试思路,不太注重学生的听说能力 (目前这一情况有所改观),因此,四六级证书很难印证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这也给了一些作弊者“底气”,反正拿到证书就可以毕业、就业,很少有人来检查实际的英语能力——其实英语更应强调听说,拿到证书却不能听、不能说,无异于“聋子英语”、“哑巴英语”。
统一组织的大学学科考试,从本质上说,是行政评估的一种,弄虚作假、形式主义出现的几率要高于社会中介组织的考试评价。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今后在高等教育领域,行政评价、评审要逐渐淡出,推行专业评价和社会评价。因此,针对四六级考试存在的问题,就有必要直面本质,淡化其行政色彩和利益色彩,转变为社会化考试,允许学生自主报名参加 (而不是规定学校组织学生集体参加),与学位、就业等现实利益脱钩,这样才能让这一考试起到客观的评价作用,促进大学英语教学,而不是适得其反。
(作者熊丙奇,为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首页 上一页 1 2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